粥蒸好吃还是煮着好吃?

晁静克晁静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明确一个事,吃粥的时候,最不应该有的想法是“这碗粥很稀”或者“这碗粥很稠”! 影响一碗粥是否好吃的因素很多。例如:米的好坏、清水(水米比)多少、煮粥的时间、温度……等等。其中清水多少是比较容易量化的因素,因此很多人会根据自己喜好和习惯,在煮粥时通过多放水或是少放水来调节粥的浓稠度。但这样调来调去,其实是非常不科学的。 一碗好粥应该是有标准的,而这个标准除了与原材料有关外,还受到温度、时间等条件限制。不能人为地通过加水来改变粥的浓度,只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熬出合适浓度的粥。

我的方法是——在正常火候下,一次性把水放足,中途不能再加水了; 如果中途觉得水少了,就适当多加一些食用碱,让粥变得更黏、更软、更浓一点。但加碱一定要适量,不能太咸,否则会破坏营养成分,也会发苦。 用这个方法熬出的粥,黏稠度和营养都保持在最佳状态。

有些人觉得喝粥养胃,就盲目多吃一些。事实上,喝太多粥反而会增加消化负担,造成胃闷胀感,甚至腹泻。尤其是老人和儿童,胃肠功能较弱,更应少喝粥,多喝汤。 因为粥喝进肚里后,会快速被胃容纳,并迅速进入肠道,产生菌群反应。如果此时吃的是富含营养的汤,那就更好,因为营养物质可以很快被肠道吸收。 但若吃的是没有多少营养的粥,那情况就不同了。由于缺乏营养价值,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胃肠道只能额外增加胃酸分泌,以利于消化酶激活,这样就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

另外,有些人在空腹状态下,为了填饱肚子,会大量饮用粗粮粥。这种只吃粥不吃其他主食的方式,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因为人体对食物的消化是从粗糙到细腻的,即先摄入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品,再摄入膳食纤维相对缺乏的食物。若反其道而行之,首先是胃酸会损伤胃黏膜,导致胃炎或胃溃疡发生。其次,空腹吃大量红薯、玉米等粗粮,也容易引发身体不适。 所以说,不管是煲还是蒸,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就能喝到营养美味的好粥啦~

钱淑玫钱淑玫优质答主

有句老话讲:“早喝汤,胜过良方一张;晚喝汤,可以平衡阴阳。”讲的就是养生吃饭顺序,如果中午吃的肉菜比较多,晚上喝一喝清淡的汤,可以中和营养。晚上喝汤养生,早餐喝粥养生。

大米具有补脾胃、止泻痢、和胃安眠的作用,粥具有一定的食疗作用。中医认为:“凌晨3点至5点是肝经值班,5点至7点是肺经当令……清晨喝粥,可以润肠又养胃。”

但是晚上喝粥就不科学了,“夜里的消化系统处于休息状态,而喝汤有利于营养的吸收,适合在晚上饮用,帮助营养物质的同化、合成。”

从中医角度讲,喝完汤后再喝粥,不利于营养物质吸收,对脾胃不好,故养生食疗应是“早粥晚汤”。

另外在喝粥时,要注重新鲜,不要把昨天的冷粥热过再喝。否则会导致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在煮粥时,要多加小枣和枸杞,这样可以补益肝肾,以适应春天人体肝气旺的转变。煮好的粥最好不要用大火再烧开一次,也不要在粥里放咸菜、酱菜等高盐食品。因为中医认为:“肝主目”,高盐食品容易上火,也不好美容。

另外,不同体质的人可选择不同配料的粥:像肝火旺的人可喝莲子麦冬粥,慢性肠炎可喝薏米党参粥,体虚的人喝枸杞大枣粥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