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月爱哭闹怎么办?
宝宝爱哭是成长中一个重要标志,说明宝宝会说话了,会表达感情了。宝宝从出生到2岁都是爱哭的,只不过婴儿期宝宝的睡眠多,醒着的时间少,所以哭闹的次数相对就少一些;而3-4个月后,孩子睡眠减少,加上这个时候辅食开始添加了,奶量降低,很多妈妈会觉得宝宝突然爱哭了。其实是因为宝宝添加辅食品种多了,肠胃消化功能增强,食欲提高了,精神好了,自然哭闹的频率就增加了。
宝宝爱哭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饥饿、口渴、排便后、困了或想睡觉了、病了、环境温度不适合等。 其中,饮食因素导致的宝宝哭泣是最常见的。宝宝4个月大时已经能清晰的用表情和言语来表达需求。他们已知饿了可以用哭声来传递信息,家长通过哭声就能判断他们是“真”还是“假”饿。当然,宝宝也会因过度哭闹导致身体缺损,这时家长们应该及时检查宝宝的身体情况,确保没有生理疾病从而导致持续哭闹。
1. 及时给宝宝喂奶,不要延迟太久才给宝宝喂奶,以免宝宝因为太久没吃到奶,情绪变得烦躁而哭闹不止。
2. 不强迫喂奶,尤其是刚醒来或者刚刚吃完奶的孩子,如果家长不忍心孩子哭,立即给孩子喂奶,这样容易让宝宝养成一哭就喂的习惯,从而增加日后患乳糖不耐受的几率。
3. 按需哺乳,不要固定时间喂奶,以免影响宝宝吃奶后的精神状态,特别是夜间,宝宝在睡前吃饱的话,能睡得更好。
4. 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要注意保持营养的均衡摄入,荤素搭配,这样更有助于宝宝吸收全面的营养,避免由于母乳营养跟不上而导致宝宝饥饿频繁哭闹。 对于4个月的宝宝而言,已经可以循序渐进的开始添加辅食了。这时候宝宝的爱哭可能也和宝宝对新事物的尝试有关。为了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家长应该做好宝宝的榜样,按时按量喂食,不随便给宝宝吃零食。
对于宝宝来说,口腔的运动功能也是伴随着辅食的逐渐添加而逐步完善。宝宝在啃咬食物的时候,也能锻炼牙齿、嘴唇以及舌头的技能,为今后的语言能力打下基础。
因此家长无需过分担心,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法添加辅食,注意观察,一般4个月左右的宝宝都能顺利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