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吃凉的好吃?
夏天,真的是一个令人又爱又恨的季节! 气温高得让人不敢出门,一点风吹到身上都浑身难受;但气温低的时候又有“冬天来了”的既视感……最痛苦的是,作为一个广东人,居然没有空调病!(不要脸) 所以,为了能在夏天健康地吃冰淇淋、吃西瓜等一众冷食,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哦~
①.多喝温水 多喝温水(或者绿茶等茶汤)有助于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空腹进食冷饮损伤肠胃。
②.适当补充盐分 高温环境下,人体大量排汗会使体内盐分损失过多。此时,为了平衡机体所需,应适当吃点高盐食物,如咸菜、咸鸭蛋等。
③.多吃蔬菜 在炎热夏季,人体内水分消耗较多,此时应适当多吃富含水分及纤维素的蔬菜,可帮助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减轻肠道负担。例如,白菜、菠菜、空心菜、苋菜、芹菜、香菜、芦笋、豆瓣菜等多种深绿叶蔬菜都是不错的选择。另外,适当吃些维生素含量高的蔬菜水果,也能提高耐热能力。 推荐食谱: 清炒时蔬 材料:青菜、大蒜、食用油、食盐各适量。
做法:将青菜清洗干净后,用热水焯一下,捞出沥干备用。热锅入油,爆香大蒜后加入青菜翻炒至熟,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④.均衡营养 由于高温环境可能导致食欲下降,所以要注意营养均衡的问题。建议日常饮食中,粗粮、细粮、肉类、蛋类、蔬菜等搭配合理,保证营养的摄入。
⑤.补充能量 如果在高温环境下运动,还应注意补充能够快速释放能量的碳水化合物,例如含糖饮料、水果等。
能吃凉的人,体内阳气较为旺盛,即使吃些凉食也不易发病,这类人属于健康人。还有些人本身阴阳平衡,所以凉热之物皆可吃,这也属能吃凉的范围。但是,中医所指的“能吃凉”和现代人所理解的“能吃凉”,还有些出入。 中医讲的“能吃凉”指受凉后没有不适反应,而现代人理解的“能吃凉”,多指吃了凉食而没有腹痛、腹泻等肠胃道反应。
夏天酷暑难耐,很多能吃凉的人就把冰箱里的凉食当饭吃,西瓜、冷饮、雪糕,结果很容易形成寒邪蕴结,导致中气不足,到了秋天就更容易反复感冒。所以,即使是“能吃凉”的人,也应该节制,否则,也会生病,只是发病过程稍慢而已。 “能吃凉的人”应该多以清补为主,比如百合、绿豆、莲子、丝瓜等。平时还可以喝些酸梅汤、绿豆汤。如果出现风寒感冒的先兆,也可以泡些生姜水喝,可以起到发散风寒、化痰止咳的作用。
“不能吃凉的人”要忌口 能吃凉的人不能过量,那么不能吃凉的人就得忌口了。如果吃了凉食,身体任何一个部位都出现不舒服的症状,那么就说明您不能吃凉。还有的人在盛夏也不能吃凉,比如穿短袖后肩部不舒服,或者出现腹泻、腹痛、胃胀、头痛等,尤其是一些消化不好、有虚寒症状的人,更应该忌口。
中医强调治病要辨证,养生也是如此。“能吃凉的人”不等于能吃冷饮。“三伏天”贪食冷饮,极有可能导致中气不足,即使再热,这时也应以饮绿豆汤为好。 冬天是“阳虚不能吃凉的人”的调养好时机,可以适当补些鹿茸、阿胶、熟地、肉桂之类的食物,平时也应多吃些温化之物,如核桃、生姜、韭菜、羊肉等。
不能吃凉的人最好不要生吃瓜果,即使能吃凉的人,也以适当烹调为好。此外,夏天应季的瓜果尽量在夏天吃完,一旦过了时令最好就不要再吃了,比如在夏至后就不能再吃樱桃,处暑后就不能再吃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