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原因事件?
2014年3月28日,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校园体育赛事——CUBA全国总决赛在青岛进行决赛阶段的争夺。 在当晚的比赛中,清华大学男篮在经过四节鏖战后,以65-63险胜来自广东湛江的中国科学院大学队,夺得球队历史上第二个CUBA联赛总冠军。 比赛还剩最后7.9秒时,清华球员刘美良六犯离场。随后,场上出现争议一幕:双方拼抢篮板,中科院队员用手击碎篮筐上的篮板球,将球送入场上。 裁判观看录像后判罚违体犯规+取消比赛资格犯规,罚令一人出场的同时,还罚出一场比赛,当时就震惊篮坛。 而更让业界感到吃惊的是,做出这一判罚的是一个年轻的女裁判—马晨。 这个决定不仅迅速成为当日的热点新闻,还引起了不少媒体的转载和热议。
作为一名女裁判员能够执裁男子组CUBA决赛这样的高水平赛事,本身就已经很难得。而能够在如此重要的比赛中,完成执法任务且没有出现明显的差错,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年轻的裁判在执裁完毕后,立刻遭到媒体和外界的重炮抨击。
有指责她业务水平不足的,也有质疑她主观性误判的,更有言辞激烈者直接指责她为“史上最差裁判”、“毁了一代人的裁判”......各种各样的声音层出不穷,也让马晨的个人社交平台遭到大量网友的评论留言。 尽管后来经过多方调查核实,证明马晨的判断无误,但已经无法挽回给当事人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我看来,这一次的舆论风波背后,其实反映的是当前我国青年体育人才培养和使用中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一个“唯分数论”的问题。在中国高考体系下,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几乎经历了十几年严格的应试训练,除了文化课成绩以外,任何与考试不相关的素质都被视为“无用的能力”而被彻底忽略。这种单一的评价标准势必会导致选才视野的狭窄,从而影响运动员选拔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其次,我们也应该看到,即使是在职业化程度较高的体育领域,也同样存在“唯分数论”的问题。在很多项目上,我们仍然习惯于用是否拿到好成绩来评判运动员的表现,而非结合运动员的个体差异以及所处阶段来进行科学的考评。 在对运动成绩苛责的基础上,我们对竞技场上出现的失误却往往过于宽容。即使像今天的马晨这样,在关键时刻做出了关键的判罚,也依然会受到各方面的质疑。 最后我想说的是,体育运动是一项斗智斗勇的活动,需要人具备多元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充分融入到这项事业当中去。只有克服唯分数论的倾向,我们才能培养更多元的人才,让体育事业拥有更为广泛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