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月份怎么知道五行?
楼上的解释都对,但是可能不够直观,我举个例子吧; 甲(阳木)、乙(阴木)、丙(阳火)、丁(阴火)、戊(阳土)、己(阴土)、庚(阳金)、辛(阴金)、壬(阳水)、癸(阴水) 子月(12月7--1月6日)大雪到小寒,干支纪年为丙子,五行纳音为“涧下水”。
丑月(1月7日至2月4日)立春到大寒,干支纪年为丁丑,五行纳音为“壁上土”。 寅月(2月5日至3月5日)雨水至春分,干支纪年为己卯,五行纳音为“城墙土”。 卯月(3月6日至4月4日)惊蛰到清明,干支纪年为庚辰,五行纳音为“白蜡金”。 辰月(4月5日至5月5日)谷雨至立夏,干支纪年为壬辰,五行纳音为“长流水”。 巳月(5月6日至6月5日)芒种至夏至,干支纪年为癸巳,五行纳音为“覆灯光”。
午月(6月6日至7月6日)小暑至上中元,干支纪年为甲午,五行纳音为“沙中金”。 未月(7月7日至8月6日)立秋至处暑,干支纪年为乙未,五行纳音为“杨柳木”。 申月(8月7日至9月7日)白露至秋分,干支纪年为丙申,五行纳音为“山下火”。 酉月(9月8日至10月8日)寒露至霜降,干支纪年为丁酉,五行纳音为“石榴木”。 戌月(10月9日至11月7日)立冬到大雪,干支纪年为戊戌,五行纳音为“平地木”。 亥月(11月8日至12月7日)大雪到冬至,干支纪年为辛亥,五行纳音为“钗钏金”。
子月(12月7日至1月5日)小寒到大寒,干支纪年为壬子,五行纳音为“桑松木”。 丑月(1月6日至2月4日)立春到大寒 干支纪年为癸丑,五行纳音为“桑松木“。 寅月(2月5日至三月五日)雨水到春分,干支纪年为甲寅,五行纳音为“大溪水”。 卯月(3月6日到4月4日)惊蛰到清明,支干纪年为乙卯,五行纳音为“炉中火”。 辰月(4月5日到5月5日)谷雨到小满,干支纪年为丙辰,五行纳音为“沙中土”。
巳月(5月6日到6月5日)芒种到夏至,干支纪干为丁已,五行纳音为“屋上土”。 午月(6月6日到7月6日)小暑到大暑,干支纪年为戊午,五行纳音为“天上火”。 未月(7月7日到8月6日)立秋到白露,干支纪年为己未,五行纳音为“田园土”。 申月(8月7日到9月7日)白露至秋分,支为庚申,五行纳音为“石榴木” 酉月(9月8日到10月8日)寒露至霜降。干支纪年壬酉,五行纳音为“剑锋金”。
戌月(10月9日到11月7日)立冬到大雪 干支纪年癸亥,五行纳音为“大海水”。 亥月(11月7日到12月7日)大雪到冬至 干支纪年甲子,五行纳音为“海中金”。
子月(12月8日到1月5日)小寒大寒 干支纪年乙丑,五行纳音为“海中金”“ 丑月(1月6日到2月4日)立春到大寒 地支纪年丙寅,五行纳音为“炉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