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孩子怎么穿衣服?
春捂”重在捂腿脚
捂头——戴帽子很重要
头部是身体热能丧失最多的部位,孩子活动时,最好给他头上戴一顶稍微宽松的帽子,条件许可的话,最好是羊毛绒线帽,既保暖又吸汗。
捂背——背暖不捂胸
孩子经常背心出汗,很容易因背部乘凉而生病。但胸膛不要捂太实,胸膛积热不能散发出来也不好。
捂腿脚——暖腿脚比暖肚子重要
孩子脾虚,因此要捂腿脚。中医讲“寒从脚下起”,下半身暖和了,才会有足够的能量供给心脏做事。特别是春寒料峭时,更应该注意腿脚的保暖,让孩子出门时戴上帽子手套,穿上袜子和棉裤也是这个道理。
此外,春回大地,孩子活动量增大,如果捂得太厚太实,运动后出汗,风一吹,更容易着凉。因此,“春捂”要特别重视对头、手、腿部的保暖,不要急于脱掉厚外套。否则,一旦寒气侵入很容易致病。
春天孩子该捂多久
持续1—2周左右 不要马上就脱掉衣服
春季气温变化无常,日夜温差大,家长要合理安排给孩子增减衣服的时间和次数,切不可一下子减少衣物,应该根据天气变化,渐次减少。一般来说“捂”好持续1—2周左右。
气温超过15℃ 才不要“捂”
捂的重点是背部、小手、小脚等,但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地减衣,可以遵循“春捂秋冻,少扣一粒纽扣”的原则。通常建议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比较稳定时才可以“解捂”,否则还要适当“捂一捂” ,注意保暖。
昼夜温差大于8℃ 就要捂
春季天气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所以捂的时机,最好持续到清明节之后,特别是冷空气来袭的时候。而且一般认为,当昼夜温差大于8℃就要捂。
总之,“春捂”是说刚出汗就不要因为热而立即大量脱衣服,要等擦干汗以后再脱。而出了大汗后也不应该突然进空调房或者直接冲冷水澡,防止遇风着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