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过的米煮水有啥作用?
米汤,不仅是孩子断奶时的辅助食品,而且有较好的食疗作用。中医认为,米汤有和胃、补脾、清热、止渴、解毒之功。现代医学也认为米汤脂肪含量很少,但糖类却有较多分解,因此易于消化,可作为消化不良患者的营养食品。此外,米汤含有一定的蛋白质和磷、铁、钙等矿物质,还有17种以上的人体所需氨基酸。由此可见,米汤有较好的食疗作用:
产妇少量多次喝些热米汤,一方面可以益气养血、健脾暖胃,促进乳汁分泌;另一方面,喝米汤后,随汗排出的废物比较多,子宫就易收缩,可以更好地消除肿胀,因此,产后7天内的妇女,每天喝5~7碗米汤较为适宜。
小儿由于暑热积滞或伤食、消化功能不健而致泄泻、腹胀、呕吐者,若用米汤调理,常有较好效果。做法:先取1000克大米煮烂,加水3000毫升,再用文火煎一小时,煎至2000毫升,一次100毫升,每天2~3次。
婴幼儿患热咳、伤风、伤热、高热、中暑或中毒、患消化道疾病时,吃母奶的孩子,母亲要经常喝些米汤;吃离乳糕的孩子,可喂米汤。
年老体弱者,以及溃疡病患者和伤寒、副伤寒患者,喝米汤能起到很好的养胃、滋补作用。
小儿发生食物或药物中毒,如吃生豆角中毒、误服苦楝根皮中毒,或河豚鱼中毒等,可喝大量的米汤,以减轻中毒程度,便于在急救或转院治疗时赢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