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企业做融资好吗?
融资方式多种多样,按照是否有抵押物,分为债务性融资和权益性融资; 按照融资的渠道,分为内部融资、外部融资; 按融资的对象,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等等。 所以不好笼统的说哪种好不好! 但如果是合资企业想进行股权融资的话,由于中外双方的契约精神,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以及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等存在差异,操作起来会比内资企业更加复杂一些。 如果没有合适的投资人,也可以考虑进行债权融资,比如申请银行贷款,或者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
当然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合理的业务安排来进行股权融资,在满足经营发展和资金需求的同时,合理地控制资本扩张的速度,维持合理的资产负债水平。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向股东募集资金,有限责任公司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进行融资:(一)减少注册资本;(二)将剩余资产转让给新的投资者并收取现金或非货币财产。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当由公司的章程规定,报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对于有融资需求的创业者而言,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我的项目能融到钱吗”、“我该去找谁借钱”等问题了。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知道创业公司融资的过程是怎样的。 一般而言,创业公司的融资过程如下: 寻找投资机会—>制作商业计划书—>初次接触投资人—>准备融资会谈—>参与融资谈判—>签订投融资协议—>尽职调查与融资交割—>建立合作关系 了解了融资过程后,我们再来看看,影响创业公司融资的因素有哪些。
从创业者的角度来说,影响创业公司融资的主要因素包括:项目情况、创业者情况及所拥有的资源等。 项目的情况是创业者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它包括产品的市场前景、技术水平、人才团队、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内容。
创业者作为项目的拥有者及执行者,其综合素质、专业能力、经验阅历等会直接影响到创业公司的发展状况及其融资的难度。创业者所拥有的资源也是影响融资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具有政府关系资源、行业资源以及媒体资源的创业者更容易得到投资者的青睐。 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他们对于创业公司进行融资的决策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实际上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通过引入具有相关技术能力、渠道能力、人才能力的战略投资者,合资的形式具有其一定的优势,只要使用得当、处理得宜,合资企业融资一样可以为企业的成长创造价值。以下几点可供企业选择。
一是选择能够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选择一个和你自身企业能够真正实现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对于创业企业来说可能并不常见,但是也并非没有。具有渠道资源且品牌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如果能够同具有较高科技实力、创新技术的企业合资,在渠道和品牌上具有后发劣势的高技术企业能够获得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渠道的扩张也能够使高品牌优势的企业获得增长,双方互利互惠,各取所需。
二是用足合资方资本。这里讲的资本不仅仅是财务实力。对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而言,最宝贵的资产应该是未来。选择与大企业合资,创业期企业能够以“未来资产”换取大企业眼下的资金支持、品牌和市场渠道资源支持,如果能选择一家母公司拥有丰富资源的关联企业作为合作伙伴,更可能获得强大的资源支持。
三是选择不控股、不增资的合作方。对于高速成长企业而言,“资本”永远是不可或缺的,企业一方面需要不断的注资以支持市场的高速扩张,另一方面又需要维持管理团队的控股地位保持对企业的控制权。合资企业有可能解决这个矛盾,如果企业选择的合资方不控股且承诺不增资,则企业能够在获得合资方的资金注入同时继续保有对企业的实际控制权。
四是做好心理准备,谨慎行事。选择合资要考虑到很多的问题,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如此。“婚姻”有7年期的磨合,合资企业的“蜜月期”通常只能给予1-2年。在蜜月期之后,双方将从“合作愉快”转入“同床异梦”。因此,在选择合资之前,企业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任何一种融资方式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对象,需要企业根据其发展需要和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实施。而对于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来说,融资的渠道和资源相对匮乏,成本也较高,更需要结合企业实际选择适宜的、低风险的融资方式,更需要“小火慢炖”,循序渐进,否则一旦消化不良,不但无法达到融资的目的,反而会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