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字指定什么生肖?

原蓓可原蓓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陷(陷) xiàn 1. 埋没,淹没:~没(mò)。~死。~人无数。 2. 陷害:~害。~落。中~。

3. 指暗箭:放~。

4. 姓。 据我国古代著名典章制度巨著《周礼》记载,天子直接统治的畿内(国都及其附近地区)有“九夫为井”的行政区划,一千个这样的小方格构成一国。每方格有一长的正方形城墙,里面是一户一井的定居点,每方格除中央一座城垣内住一个家族外,周围八座城垣内各住九个家族。每个方格里还有一道道围墙,将每一户围起来。这种布局与后来封建社会的里坊制很相似。

《周礼·地官·大司徒》中有“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为冬至、夏至之准,以待方中”的话;《考工记·匠人》中说得更详细:“匠人建国,九夫为井……八隅之屯,四维之野。”这就是说,在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划分出9个面积相近的长方形地块,把每块地再分割成9个小块,共分81块。其中一块作为王宫及附属建筑用地,其他的80块由庶民居住,形成类似现代街区的布局。为了测量和计算方便,把每条边长划分为九份,每份十尺,以中间一条线为基准,向两侧各划出四条线,每块土地分成九宫形状。

随着时代的变化,方格的形状和大小不断改变。到战国后期,方形的城池已不多见,代之以长方形或长方形与正方形结合的城池。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郡县制,全国设三十六郡,相当于现在的省一级行政区,在郡之下设县。郡县制的特点是管理上垂直领导,郡守和县令直接受朝廷任命。为了便于管理和核算税收,秦统一后实行以郡县为中心的土地登记和赋税征收制度。这种制度保证了地方政府有足够的财力修建城防工事。于是各地纷纷筑城。汉代继秦之后,也实行郡县制。汉初,人口锐减,为了恢复经济,汉高祖刘邦采取萧何的建议,与民休息,鼓励生产。城防建设相对较弱。到汉武帝时,国力增强,开始大规模用兵,又推行盐铁官卖制度,财政收入增加,才开始大规模修城。

西汉时期,对城池的形态和规模没有统一的规定。到东汉,光武帝认为长安旧城毁坏已久,不宜再作首都,于公元36年把都城迁往洛阳。同时,因东汉时羌族屡犯边界,光武帝在加强北部边境防御的同时,又在洛阳附近修筑了一座新城--邺城。邺城的设计者吴兢可能是受《周礼·考工纪》的影响,把城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三大部分,宫城居中,内城在外,外郭最外,形如巨拳,颇有讲究。这种布局成为后世大城市建城的典范。隋唐时,洛阳、长安等都在东汉邺城的基础上进行增改。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