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喜用养什么动物?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大话西游》里的一段经典台词:“他要是爱你,你叫他干什么他都愿意;他要是不爱你呢,喝盐水都嫌多。” 这句话看起来似乎有点道理,但道理背后其实隐藏着巨大的逻辑漏洞——怎么证明他爱不爱你,是不是只有让你付出足够的代价,才能说明你爱他呢?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只能说爱是一个昂贵的奢侈品,而不是人间寻常的情感。
事实上也是如此,很多感情出现问题的人,他们往往在证明对方爱自己的方式上,付出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不惜损害健康的代价。为了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他们问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到底爱不爱我!”——难道不是你已经把答案放在问了么? 爱或者不爱,只是一个主观的评价,而客观上我们只能衡量付出与回报的比率。当付出大于回报的时候,这个关系就已经显示出不平衡的迹象了,这时候我们应该反思的并不是对方是否爱自己,而是应该思考为什么自己会如此愚笨地投入那么多。 回到正题。
古人用五行描述自然界的现象和人事之间的关系,试图找到某种固定的模式或规律,但历史已经证明,这种努力是失败的。既然五行生克的规律不存在于自然界本身,那我们使用它来描述人和事物的关系,难道不会也是徒劳吗? 我认为是的。就像我们用尺子丈量长度一样,虽然我们总是希望得到一个确切的数值,但事实上,我们得到的结果永远是一个近似值。
人与人的关系也是如此,我们总是在试图建立一种完美的结构,但这个结构最终只是接近完美而已。就像圆周率一样,无论你计算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你计算出来的结果总是不精确的,你永远无法知道圆周率的真正值是多少。所以,人所谓的命中注定,不过是自我设定的罗盘罢了。 用五行来算命,在我看来无非是两种情况:一种是根据出生时五行的配置推算一生运势的起伏;另一种是根据名字中五行的搭配预测未来运势的走势。无论哪种方法,它的数理模型都是建立在大量的样本基础之上的,所谓“千例析验”,只要统计的样本足够大,它就能反映普遍的规律。 但问题在于,人的个体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先天的命格上,也体现在后天的流年运程上。如果遇不到好的流月、流日甚至是流时,就算是同样的五行配置,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命运走向。
我在预测的时候会加上一句:“但八字有限,吉凶难免有疏忽之处,仅供参考。”这句话不是说笑,实在是命中五行配搭再好,也有忌神无力反被克制之时,姓名再补,也有流年损之不当的时候。更何况人们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用自己的姓名去弥补先天的不足,殊不知姓名只是补充后天能量的法宝,千万不要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