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怎么办?
目前来说,国内的光伏行业处于什么状态呢? 国内光伏行业在经历了2011年、2012年的快速发展后,从2013年开始逐渐进入了“寒冬”时期。
国内不少光伏企业相继倒下,有企业破产清算的,也有企业重组的,而在2014年乃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状态似乎还没有得到改善。 2015年初,国务院印发《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要大力发展分布式太阳能发电。在此之后,国家有关部门多次召开分布式光伏发电座谈会和推进会,部署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工作。然而到了下半年,在多晶硅和硅片价格持续走低的情况下,产业链下游的组件厂商纷纷减产甚至停工,我国光伏行业整体仍处下行通道。
到2016年上半年,在国内光伏政策迟迟未出台的情况下,国外市场成为国内光伏产业新的希望。在出口订单增多及原材料价格下跌的利好形势下,上半年国内光伏产业继续保持了增长势头。 但好景不长,进入下半年,随着央行多次降息降准刺激实体经济,制造业PMI指数连续多月保持在50%以上,中国经济呈现回暖态势,而此前被抑制的需求开始释放,光伏产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市场价格出现上涨。
为了刺激光伏需求,各国政府也是“卯足劲”出招。9月,欧盟通过“全球最大激励计划”;10月初,印度宣布投资78亿美元建设光伏电站;11月初,美国公布总额为38亿美元的太阳能激励计划…… 在各国疯狂撒钱刺激光伏市场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现实:在技术层面,高效太阳能电池与模块产能规模已经形成,而低效产能逐步被淘汰。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行业的集中度也将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