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成什么增长?

卢庚福卢庚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引用一下中国GDP数据,2011年增速是9.5%,2012年是7.8%,这还是包含了各个月份的数据。 然后我们看一下美国的GDP同比增速数据(同样包含各季度数据),这是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参考的重要指标之一。 可以看到,12个月滚动统计平均下来,中国的GDP增速是高于美国的,而且在很多年份里比美国高出一倍甚至更多。当然也有年份中国GDP增速低于美国的时候,比如2014年中国GDP增速仅为7.3%,而同年美国GDP同比增长了5.2%。 可能有人会说,那是因为美国经济总量是中国经济的1.8倍左右,因此GDP增长速度低于中国很正常啊!的确,如果只看年度数据,这么算没有错。但是看12个月平均数值的话就没道理了,因为GDP总量大就意味着每年GDP增长量也要多啊?这样算下来,中国GDP增速应该比美国还快才对。为什么实际上的增长率却反而低于美国呢? 这是因为GDP是个核算数据,意味着不管你是不是主观上希望它增长,只要没超过底限,就会认为它是增长的;反之,哪怕你主观上希望通过政策刺激实现GDP的高速增长,但因为种种限制因素存在,最终实际值反而较低——这就是宏观调控常常提到的“有保有压”、“定向调控”,简单来说就是不能“大水漫灌”,而要“精准滴灌”。

从上述GDP数值来看,至少到2012年以后,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一直在下降,也就是说,在保持相同经济增长速度的前提下,所需投入的资源越来越多。这也正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如何在保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尽可能少地投入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政府需要慎重权衡的问题。 从国际环境来看,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也是大趋势所致。上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增速曾经高达10%以上,到了本世纪初期依然保持了6%左右的增速;同样是亚洲四小龙的韩国和台湾地区在经济起飞阶段增速也同样很快。但进入新世纪后,这几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速都陆续下台阶,现在基本上都在2%~3%之间。 这不仅是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规律,而且是人口结构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导致的必然结果;同时,国际贸易分工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谷晓光谷晓光优质答主

中国经济新“常态”就是中国经济由过去长期十%左右的高速度增长,逐步向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速度。就是说中国的增长速度相对过去30多年,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下降,这个就是所谓的“新旧常态”转换。

如果说,中国在30多年之前,经济发展的水平非常低,人均GDP只有200多美元,那么现在的中国呢?中国的工业化已经进入到中后期,人均收入已经达到6800多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已经进入到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所以中国和30多年前相比,经济发展条件、发展环境、发展基础都不一样。中国的GDP和30多年前相比的话,按当时汇率计算增长了接近200倍。在这样一个基数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是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

而随着基数的不断扩大、工资水平不断的提高、资源和环境的约束不断强化,经济增长的速度要降下来,向中高速过渡。这种转换也符合国际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一些规律。像美国、日本、韩国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都有一个快速的增长阶段,都有一个高速增长期,但是随着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向中后期转移以后,他的增长速度也会明显的下降,像日本在80年代、90年代的时候,基本只有5%。美国在过去的30多年基本上也是在3%——4%。韩国在90年代末的时候也基本上在5%——6%左右徘徊。所以中国经济现在向7%左右的中高速过渡是完全符合客观规律,也是和别的国家的增长演变规律是一致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