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胶皮怎么叫外套?
“外套”应该是指“反胶(海绵)”和“正胶”的别称 原因也比较简单,因为以前国内球桌普遍较窄(约1.5m),而海绵较厚(3mm左右),所以海绵容易与球桌发生摩擦,影响移动速度;且由于海绵的摩擦力大,出球弧线相对低平,不易产生强烈旋转。这就使得当时海绵胶皮制成的乒乓球较易被对方接发球,控制能力差。所以,那时人们对于好的球具的追求是尽可能减小球的旋转(即所谓的“脱板率”要高,因为旋转越强越容易被对方的反手弹击回磕至对方网前)、增加球的速率和弧线(即所谓的“吃球深度”要浅,这样能较快地把球打到对方底板,以争取更多得分机会)。在这种追求下,传统的双面粘性胶皮逐渐被淘汰,而正胶和反胶由此成为主力销量品种。
后来,随着球桌高度的统一(现在都是2.7m以上),以及海绵加工技术的进步(如加入纤维增强弹性等),海绵从较厚的3mm左右,发展成为更轻盈、更富有弹性的2.0mm甚至1.5mm的海绵,并且增加了不同软硬度级别的选择。这使正胶和反胶失去了以往的优势——既不能像传统的双面胶皮那样提供强烈的上旋和削切,也不是以前那种海绵+单面胶皮的组合所能具备的速度加旋转的控制能力。
于是,一种新的胶皮组合方式应运而生并迅速流行起来,这就是目前市面上的“外置海绵”或简称“外套”,其代表是蝴蝶Bowflex系列和一些国产的高端型号。所谓“外置海绵”就是把原本该在海绵层中的海绵,置于表面贴皮之下,形成类似“内置海绵”的结构,但是又保留了部分海绵在海绵层中(而非完全置于外层)的特点。这种设计的最大优点就是既能保持传统海绵的高度弹性,又能兼顾以前的单面胶皮对球路(包括弧线和旋转)的控制能力。外套深受广大乒乓球友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