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日本波兰消极比赛?
我也有自己的看法,可能不够成熟,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先说结论,我认为是日波两国球员在赛前做了一些心理准备。因为奥运会和欧洲杯都是在疫情期间举办的,作为运动员不可能没有考虑过风险,毕竟生命只有一次;而且在奥运会上还禁止了观众入场,所以参赛的球员应该都是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的。而世预赛欧洲杯等赛事虽然允许观众入场但要求非常严格,而且这些比赛是在正常年份进行的,运动员的心理建设应该也是正常的。 而中日之间的一场比赛,只是亚洲杯历史上的一场较量而已,距离最近的一次世预赛已经过去了半年之久(2019年10月),况且当时是中国队主场,球迷可以热情鼓舞球队斗志。反观这次世预赛,因为疫情原因球迷不能入场,双方球员可能在心理上就做好了准备,可能更多的关注点会在伤病和安全上。而这样一场胜负悬念不大、结果早就注定的好像“表演”的比赛,对于球员来说心态可能更放松。
另外就是两国主教练的战术安排。按照日本队的战术设计,他们应该是场上进攻节奏的发起者,通过中场的传切配合找到前锋机会,然后由前锋利用个人能力创造机会或者抓住对方失误打快速反击。然而这种打法需要足够多的中场持球权和前场空间才能发挥效力,而中国队在中后场的压制使得日本队只能退守,前场空间自然也被压缩,导致进攻效率低下。当然,中国队的战术同样如此,只不过是两败俱伤的下下之策罢了。
也许,中国队如果能够在比赛中增加左路李磊和右路吴兴涵的前插,给禁区的谭龙制造一点威胁可能效果会更好,但这已经是极限了,再加大投入的话,风险可能会更加大。可以说,两队5-3-2的阵型都是为了防而防,根本没有发挥出自身最大的威力。如果是我来排兵布阵的话,我会把两个边前卫撤回到中场,把两个边锋的位置稍微拉回来,增加中场的控球以及向前传递的能力,同时也可以给边后卫前插提供机会。当然,这仅仅是战术上的设想,究竟能否实施还得看临场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