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五行中属什么颜色?

谭李妍谭李妍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明确一点,中医所说的“五行”与西方哲学中的五行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中医所讲的五行,指的是物质世界的五种基本元素(所以中医也叫做“五味”): 木火土金水五脏的对应关系为:肝心脾肺肾 所以五行的属性实际上就是五脏的属性。而五色(五色归经理论)和五味一样,也是通过阴阳消长的变化,从五种基本色彩中推得。五色、五味的归属规律如下: 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可以推导出很多配色原则,而在这些原则之中,最著名的恐怕要数“相生”——“间色配合”法则了。

“相生”是五色配制的原理之一,它强调色彩的柔和搭配,其中“生”是指五行中的水生木、木生火现象,引申至五色则是青黄色生的意思,即青色和黄色相搭配能够产生新的色彩。而“间色配合”,也就是在两色之间打入一个过渡色进行调配——因为两色过浓会互相排斥,而过淡则失去色彩对比的效果,故此间色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上述法则我们可以制出许多经典配色方案,比如中医传统配色中的“朱紫间色”“银蓝间色”等等。这里给出几个常用的配色公式以供参考: 黄+蓝=绿 红+黄=橙 粉蓝色+橘红色=粉红色 墨黑色+亮白色=银灰 中灰色+亮白色=浅灰

修云天修云天优质答主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宇宙观,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或者五行学说中所谓的五种属性)相生相克的运动变化所构成的。它能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化。

五行生克关系:相生关系: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关系: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相克关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相生关系的运动为促进,相克关系的运动为制约,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构成推荡平衡体系。

五行颜色为青、赤、黄、白、黑。古代五行说把方位、颜色、味道和物质等联系起来,定东方为青色,味酸,属木;南方为赤色,味苦,属火;中央为黄色,味甘,属土;西方为白色,味辛,属金;北方为黑色,味咸,属水。这五种元素按照相生相克而形成宇宙生成变化的规律。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与古希腊文化中的四元素说相近,但又有本质的区别。古希腊的四元素说是用物质属性来解释现实世界的,而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变化是观念意义上的变化,而并非现实意义上物质的变化,所以说五行与四元素说虽然都构成循环制约的联系,四元素说本质上是种朴素的唯物论观点,而五行说本质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学说。中国的五行与印度四元素说类似,又有不同:印度四元素说,不包含金属——“金”,它包含“空”(空元素)。五行说的“观念意义上的变化”有类似之处,又有区别。在中国古典阴阳学家、五行学家、医学家看来,五行说是一种宇宙观,不是物质的构成的要素,但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按五行的规律存在的,所谓“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是也。地有五行,寒、暑、燥、湿、风是也。人有五行,指、舌、筋、骨、肉是也。有大五行,有小五行。其在天谓之玄牝,在地谓之规矩,在人为之常智。”“医家以五脏三焦,包罗全身,而五脏之中,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一为脏,一为府,互相资益,如阴阳然,有表有里,是之谓十干。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无不赅焉。故五脏者,实为一身之枢辖,而三焦者又为五脏之总司,合而称之曰奇恒之腑。三焦之为病也,变化最多,而五脏或可单病,或可合病,其证象又自有标本之分……。”

因此,五行说渗透于古典中医针灸学术之中,如在五脏分阴阳中,心和肺在上焦为阳,在五行上分属火和金。心包络是代君心受邪的,则同属火;肝和脾在中焦为阴,分属木和土;肾及膀胱在下焦为至阴,独属水。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也是分析五行和阴阳的相生相克失于平衡的证象,再通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性和辛、甘、酸、苦、咸五味来补偏泻满的过程。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