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应对贸易壁垒?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国家的政策都属于贸易壁垒;其次,要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是贸易壁垒也不是一件易事。 一般来说,以下三类措施可能构成贸易壁垒: 一项措施是否构成贸易壁垒取决于该措施由谁制定、如何实施以及是否有合理的理由。例如,世界各国都会对进出口商品的数量进行限制,但一般情况下并不会被认定构成贸易壁垒。因为数量限制是由政府基于安全、健康或环保等因素制定的合理理由。当然,如果某一国家以非合理原因实施进口数量的限制,则构成贸易壁垒。 再比如,对于出口至某一特定市场(如欧盟)的产品,如果其必须符合欧盟的特定标准才能成功清关并进入市场,则这些标准就属于贸易壁垒。如果一国海关以不符合当地环保规定为由拒绝放行含有进口材料的成品,尽管实际进口的材料未必就是“有害”的,此时也有可能构成贸易壁垒。 除了采取防止进口的措施以外,设置额外关税、费用或其他收费也可能是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之一。对于那些没有合法理由而征收的过高关税,或者虽然存在合理理由但却收取过高的费用,都有可能构成贸易壁垒。 但需要注意的是,通常只有政府行为才有可能构成贸易壁垒。然而,在今天的经贸活动中,非政府行为的障碍也不少见。应对贸易壁垒的行为也应随之变化。
1.了解你所处的行业面临哪些壁垒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应对贸易壁垒之前,你需要先了解所在行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是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还是国内的政策调整?是汇率变动导致成本上升,还是需求波动造成的危机?只有先弄清楚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才有可能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方案。
2.评估你的产品受影响的程度 光知道行业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还不够,你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对你的产品具体有哪些影响,影响的程度如何。是价格敏感型的买方市场,还是注重质量的卖方市场?是一时供求失衡引起的涨价,还是供需结构导致的危机?搞清楚这些问题,才能对症下药。
3.确定应对的方案与举措 根据对你产品和行业影响的分析,你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以下应对举措: ·寻找替代原料 如果原材料的价格上涨或供应紧张,你可能会寻求替代品。然而替代原料并非毫无风险——用替代原料可能达不到原本的效果,或者需要付出额外的代价。在选择替代原料的时候应当慎重,可以考虑从供应稳定且具备相关资质的企业采购。
·转由他人加工 如果外销产品涉及中间环节较多,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将生产线转移给他人,或让别人代为加工的方法,以减少自身风险。但要考虑相关的交易成本和违约成本。
·争取优惠待遇 如果能够证明你所面临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并且向相关部门提供足够的证据,你就可以申请得到相应的补贴和政策支持。 你可能还会采取其它一些措施以应对贸易壁垒所带来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寻求仲裁或诉讼解决争端、加强沟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