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戏台多长时间?
这个要看情况,一般的话剧都是根据原著改编的,这样的话话剧中台词的原意就会保留下来(当然,有些编剧会在话剧中加入一些新的台词来表现人物性格或是对话的意思)。如果原著中有涉及“迟到”情节的,一般的话剧演出中都会有这样的一个桥段;如果不涉及“迟到”的话,那么就可能需要演员自己在舞台上“创造”一句与剧情相关的迟到的理由了。 这样的话,“迟到”情节的出现时间就由导演和演员共同决定——在一个恰当的位置加入这句台词,既不会让剧情显得突兀,也能很好地引出下一场戏。如果是演出经验比较丰富的老演员,他们往往能够较好地把握演出的节奏,知道自己在哪里“创造”一段戏会比较自然而不让人起疑。但是,对于大多数的话剧新人来说,在并不长的舞台表演中插入自己的创意并加以演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我们经常看到许多新手演员会故意“出错”——念错台词、忘词、甚至自己拿着托盘提着裤子(……)跑上台来,以这样的方式提醒观众自己正在演戏,而并非真的把角色给丢了。我上过不少老师的课,其中就包括戏剧导演系和戏剧学院导演系的表演课程,我见过有学生直接拿着稿子演,也见过有学生故意犯错的……可见这种方式并非绝对可靠。
所以,“多长时间的戏有‘迟到’桥段”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好的演员会用演技让自己扮演的角色自然地在舞台上走动,而差的演员则只能干巴巴地念着“现在我迟到了……”这样没有感染力的台词。 顺便说一句,我见过的最不自然的“迟到”桥段出现在某话剧舞台上——两个演员互相抱着对方腿,试图这样把自己拉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