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属五行什么行业?

文兴裕文兴裕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阴阳五行的合体,天人合一的,你所在的事业领域也是五行所在的,这个很好理解吧? 那么人的身体也分阴阳,有形的是阳,无形的是阴。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切其实主要是切脉,看你的阳脉是如何的,同时结合你的四诊(望闻问切)来综合判断你的体质属于哪个五行。

《黄帝内经》有“五脏者,中之五色,五色之气,青赤白黑黄,如是分明别处”,说的是人身体的五脏有五行颜色,金木水火土各有不同的颜色,并详细描述了不同脏腑病后的不同色象。比如心脏有病的人,脸上会青紫,叫做心病发斑;肝有病的人,脸是黄的,这是肝火旺盛的表现等等。

现代人没有多少时间学习中医,但是我们可以借助现代科学来进一步研究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现在有一些专门研究中医的五运六气学派就通过农历日期和节气来判断一个人的体质。 假设你出生在1980年5月23日,农历四月三十,早晨6点40生,通过电脑软件就可以查到那天是芒种节气的第7天上午的火候。在六十甲子之中,这一天是壬午日的甲辰时,天干地支分别对应阳干和阳支,所以这一天是一阳日起始,你的人生就从这一天开始阳气充足而逐渐减少的日子。

你出生的时候已经是芒种了,五月气温升高,五月为未月,未月芒种都属夏季了,所以你的体质应该是偏热的。 每年都会有闰月,也会有中气,中气一般出现在闰月中,这个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过大部分年份是没有中气的,只有偶数年有。

在这里,我引用一段别人写的文章,来解释中医的阴阳五行与现代人之间的联系,因为我是中医研究生,所以经常会看到有人写这类文章,我自己也很喜欢研究这些。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到:“夫言人之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五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故一日分为十二辰,子午卯酉四时者,十日之所复,十二辰者,三月复。盖天道左回旋转,日月五星俱有运转。其有顺行,有其逆行。自子至巳,天之阳也,自午至亥,天之阴也。阳极于离,阴极于坎。

阳生于东,阴生于西。故曰:“子午卯酉为阳,寅申巳亥为阴。”所谓“天地之间,莫大于四时五行”,因此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可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乃自然之理,顺之则生,逆之则死,由是言之,何物不依赖阴阳五行哉! 这段文字很长,但是信息量很大,它告诉我们,一天有十二个时辰,其中每个时辰都是阴阳共管的,子午卯酉这四个时辰属于阳,寅申巳亥属于阴。

一天有二十四个小时,也就是有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都有阴阳之分,从子时到巳时,阳气渐盛,从午时到亥时,阴气渐盛。 一个月有三十六个小时,每月有三旬,每一旬有十个节气,每一节气有三天。其中上中下三旬各有六个节气,每节五天,一阳二阴,如此循环往复。一年有二十四节气,每一节气十天,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谷雨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谷雨小满芒种等。

柴赛军柴赛军优质答主

金木水火土 五行相生相克,古代的许多学说都有五行的影子。 中医理论源于华夏民族自然哲学的宇宙观,其方法是从长期与大自然,疾病的斗争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

这个体系的基础就是阴阳五行学说。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通过经络系统使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紧密联系,配合协调。

中医诊断疾病的原则是四诊合参,八纲辨证。一般诊病过程包括望,闻,询,切四个诊察疾病的方法,简称为“四诊”根据四诊搜集的症状及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为“辩证”,治疗的原则是调整人体的生理,病理改变,使紊乱的机能恢复正常,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中医的治疗方法很多,在基础理论指导下,用药和针灸,按摩,推拿,等治疗技术以及养生健身各具特色,常用的中药就有几千种,处方数百个,针灸是把毫针刺入人体一定穴位,运用操作手法治疗疾病。中药有内服外用,针灸有补泻,各种疗法互相配合使用,起到综合治疗的作用。

几千年来,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的医疗实践,治愈了无数的患者,培养了数不清的名医,名医的医案和专著不胜枚举,浩如烟海,单《中国医籍大辞典》收载的中医古籍就有近三万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