邈五行属性是什么?
谢邀。 《广韵》云:“邈,远也。”《礼记·曲礼下》疏:“邈,远也。”孔颖达疏:“‘邈’音‘妙’……谓其行不近。”可见“邈”之本义为远,与“近”相对。由此引申,有遥远、渺茫、空旷之义;又引申为“超越”“胜过”之意;再引申则有傲慢、疏远之义。
以上含义均与原始字形所反映的客观意义相符。至于“藐”字,《说文解字·髟部》云:“藐,小貌。从髟,秒声。”段玉裁注:“此字当读若淼(miao)——第四声。”“淼”即水势浩大的样子。“藐”之本义亦为远,由远及小,故有渺小之意。“藐”又有轻视、轻慢之义,盖因人渺小,则易受轻视。
我等后人学习文字时,不可机械地照搬古人用字,应结合语境,观其形而知其意。如“邈”字在文言文中常作动词,表超越、胜过之意。例如《屈原列传》:“然则王何不以之兴怀,孰可与玩此遗烈?复持何物而邈之?”这里的“邈”字显然不是遥远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