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行权期是利好吗?
首先,期权作为一种权利的合约,它是有时间限制的,一般是48个月,也就是四年。在合约的最后期限,期权持有人有权但无义务以一定价格购买(买入)或出售(卖出)一定数量的标的资产。 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行权期就是其决定是否行权的考虑期间,行权与否及何时行权由投资者自行决定。如果投资者选择不行权,那么期权就会作废,投资者的权益也就无法得到保护;而如果投资者选择行权,那么期权就转化为实盘交易,交易行为就会产生实际的买卖价格和数量,从而对标的资产价格产生作用力,进而影响投资者的收益。 所以从上述角度来看,期权行权期的长短其实取决于投资者如何决策——投资者越早行权对标的资产的冲击就越大,反之则越小。不过一般来说,市场会将其所持有期权的实际价值进行加权平均处理,然后计算出一个平均值作为未来预测的价值基础。
其次,关于期权行权是否带来利好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无法一概而论。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行权可能意味着利好也可能意味着利空,具体情况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一方面,上市公司可能通过行权增加现金流收入、降低财务费用,此时属于利好;另一方面,公司可能需要支付大额期权费或者回购相应股份,这些都会对公司资本结构造成一定的压力、减少当期盈利,属于利空。而对于一些处于成长阶段的公司来说,由于现金流较为充沛,行权通常不会对其造成较大的资金压力,并且可以通过期权的管理以及行权来留住核心人才,因此对于这类公司而言,行权显然属于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