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个月的宝宝贫血怎么办?
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期最常见的一种贫血,主要原因是由于小儿生长发育快,铁的需要量较大,但肠道对铁的吸收功能较差所致;此外母亲在妊娠期间因铁储备不足及新生儿出血等原因也可造成小儿发生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主要是根据血常规检查中红细胞体积、血红蛋白浓度以及红细胞压积的降低和血清铁蛋白的降低来确定诊断的,如果孩子的症状符合缺铁的情况而且上述检测指标有相应的异常就可以确定是缺铁性贫血了。 如果孩子确实得了轻度缺铁性贫血,一般是可以采用口服补铁药物来治疗纠正的(如硫酸亚铁糖浆等),不过由于这类药物可能有一些不良反应,所以最好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如果孩子服用补铁的药物后出现恶心等不适,可以考虑改用维生素C与硫酸亚铁糖浆同服,以增加铁剂的吸收利用.
除了补铁外,平时还要注意让孩子多吃含铁多的食物,以提高膳食中铁的含量:
1.含铁食物:动物肝脏、肉类、蛋黄(蛋类不但铁含量丰富且吸收率也高)、蔬菜中有菠菜、番茄、胡萝卜、海带等 2.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新鲜水果和蔬菜都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促使 iron 和非血红素铁变成人体可以吸收的血红素铁。
3.含磷酸盐高的食物:如牛肉清汤,可加快铁的吸收消化作用。
4.促进营养吸收的药物:维生素B12,叶酸能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
5.避免抑制铁吸收的物质:咖啡,茶叶中的鞣酸能阻碍铁的吸收。大蒜也能抑制铁的吸收。
6.少吃高钙食品和碱性食物:因为钙会与铁结合成不溶解物质而妨碍铁的吸收;而偏碱性的环境有利于非血红素铁的释放,不利于血红素铁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