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对冲基金指数?
对冲基金是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风险规避和套利交易,以实现绝对收益为目标的基金。由于其高收益、低风险或低波动的特点,对冲击基金指数的影响有限,因此被广泛用于构建ETF的标的指数。 目前国内市场上发行的ETF产品大多数以股票指数为标的,以完全复制法构建,在正常的市场状态下,可以取得与标的指数基本一致的收益率;但在极端情况下,如大幅震仓或暴涨暴跌时,其表现会偏离基准指数明显。为了更好反映极端情况下的净值变动,我们建立了中性测度方法,并通过实证研究检验该方法的适用性以及影响程度大小。 本文选取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的指数异常波动时段作为样本,运用中性测度方法重新计算了沪深300、上证50等指数的收益率,并与原始指数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1)对于不同风格的投资者来说,由于风险厌恶程度的不同,其对极端情况的反应存在差异;(2)对于同一风格的投资者而言,在不同市场情况下,其对极端情况的反应是一致的;(3)无论是风格不同的投资者还是风格一致化的投资者,均可以通过调整投资组合在极端情况发生后有效地修复前期损失。
基于上述结论,我们对指数投资的优化和控制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论文《中性测度与ETF的标的指数选择》最近发表在《金融数学季刊》2017年第4期上。
指数基金投资于具有代表性的指数成份股,目的是复制指数表现,基金收益随着指数的变动而变动。例如上证50指数基金即投资于上证50指数的成份股。ETF基金也是指数基金的一种,但交易方式不同。指数基金由于操作简单,管理成本低,风险也较低而成为养老基金、共同基金等大规模基金的最佳配置工具。
在海外市场,指数型基金往往被称为“指数化基金”,这一类基金按照指数构成的比例在投资市场中购买指数包含的股票,它的目的不是要获得超过指数的超额收益,而仅仅是为了复制指数的表现。比如一只跟踪标普500指数的指数化基金,就是按照这500种股票在标普500指数中的比重,在市场中买入相应的股票。只要在交易过程中不出现太大偏差,该股票基金的表现将同标的指数大体相当。因此,指数基金通常也被称为“被动型基金”。
从1976年诞生第一只指数基金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30多年中,无论是美国本土,还是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指数基金的发展态势都极为迅猛。根据晨星公司的统计,美国指数型股票基金的资产规模占所有股票型基金的比例,从1993年底的2.6%,一路上扬到2004年底的13.4%,11年间增长了4倍多。而在美国之外,1993年底指数型股票基金的资产规模仅仅相当于美国的4.5%,到2004年底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