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股票资金流向?
如何看资金流向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资金流量的定义,即单位时间成交量乘以平均交易价格,从而可以计算出当日成交量资金的增减量,进而判断主力动向。但是通过这个定义来看,只有成交量和成交价格两个要素才能算出入的成交量资金总额的增加或减少。所以我们需要知道第三个参数——成交均价(用成交额除以成交量)。
接下来我们进入分析过程,比如某只股票在当天以5元/股的价格成交了10万股,同时以6.5元/股的价格也达成了10万的交易;那么它的成交额就是10万元×(6.5-5)=10万,而它的平均成交价则是(5×10+6.5×10)÷20=5.75;也就是说,这只股票当天的成交量资金为正,净流入10W,而其平均成交价却比上一交易日高了7%多,这就是典型放量上涨的情况。反之,如果一只个股在当天以5元的价位成交了10万吨,但与此同时它又以4元的价格成交了10万手,这样就算成交量相同,但由于价跌量增,所以虽然整体成交金额没有变化,但却形成了一种下跌的假象。因此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如果我们仅仅依靠成交额来判断股价的变化趋势,那显然是非常片面的。下面再介绍一个例子:
如图二所示,A、B两点的平均成交价几乎完全一致,都是9.5元左右,但在C点和D点,两者的差距却达到了8%以上!单凭一个成交均价根本不足以说明问题的本质。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单纯的成交量是不能用来衡量资金流动方向的,而平均成交价格的波动才是判定资金是否流出或流入的关键指标。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必须搞清楚,那就是“成交均价”指的是“当前价位区间平均价”的意思,而不是所谓的“收盘价”。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如上图三所示,在某时间段内,股价一直在6.3-6.4的范围内波动,而且最终也没能突破这一范围,所以该阶段内的平均值就是(6.3+6.4)÷2=6.35,这就称之为成交均价。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市场因素的影响,这种成交均价往往会产生一种规律性极强的现象,这一点需要大家格外注意:
①当股市处于上升通道时,K线的上下影线会不断拉长,这说明市场交投活跃程度增加,投资者纷纷进场抢筹;此时即使成交量有所增长,也不会对当前的升势造成太大影响;相反,只要能够维持住目前的升势状态,就可以继续买入股票。然而一旦市场出现恐慌情绪,则会导致抛售行为增多,使得K线下行空间逐渐收窄。此时如果成交量的持续萎缩会造成一种虚假的放量下跌态势。
②当股市处于下降通道中时,K线上下影线缩短,表明市场投资不活跃,观望气氛浓厚;此时若成交量大幅缩小,则有可能是一种诱空信号;但如果成交量突然增大,甚至超出了前期高点,则很有可能是主力拉高出货,这种情况下的下跌往往是假阴真阳。 综上可知,利用成交均价来判断资金流向的方法确实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不同时间段的平均成交价的变动是有一定规律的。要想真正理解资金流向的本质,还需要结合其他的指标进行分析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