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战结局如何?
近期,围绕美国对华为公司实施制裁,中美大国间发生了一场大战。战况十分激烈,已持续多日,且还在继续升级。华为公司是中美大国间“贸易战”的“英雄”,它既是中美两国摩擦的“牺牲品”,又可能是中美大战的“终结者”。
由于华为是一个具有特殊时代意义的“新”企业,它完全不同于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时代的企业,也不同于改革开放后直到现在的多数国企。华为是从小村庄里在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政策扶持下成长起来的“新”企业。它没有过去的“历史污垢”,也没有依附于什么“特殊关系”,它的成功是凭借“真刀真枪”的实力打出来的,包括对竞争对手的“真刀真枪”。华为从当初的“连马桶都没有”的困苦状况,发展到现在的世界500强大企业,靠的就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这样的企业,怎么会不让美国的全球情报“间谍网”为之侧目,怎么不会让美国的西方“小伙伴们”羡慕嫉妒恨呢?!
自从中美两国断航以后,华为的美国“小伙伴”们便被美国强大的“法律”机器迅速收编,被迫成为美国对付华为的战略援军。这些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不得不选择站在“投资人”一边,与华为彻底“决裂”。它们或公开宣布“脱钩”,或与华为“划清界限”,通过媒体宣传,向华人投资人“表白”它们的“忠诚”。
在强大的“美国法律”机器的打压下,很多华为“小伙伴”被迫与美国“裸婚”,从“合伙人”变成了“配偶”,失去了“独立的财务能力”,不得不接受美国“司法”的“改造”,变成一个“美国公司”,甚至被强行变成“空壳公司”。这让很多华为“小伙伴们”感叹:“原来结婚这么容易,分手却这么难”!
中美大国间的中兴事件,让中国人意识到“网络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而华为公司作为一个民族电子信息产业的“英雄”,受到了国人空前“爆棚”的关注和“追捧”。
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着”的英雄,华为公司也有其缺点和不足。这一点,除了它的“对手”美国最清楚以外,恐怕它的“伙伴”也不会怀疑。就像每一个“活着”的人一样,华为也有它的“隐私”和“秘密”。
美国当然不会忘记抓住华为公司的“死穴”,它在制裁华为时采取的手段是十分残忍的。美国通过“制裁”,不仅切断华为公司的“外援”,而且又增加了一个竞争对手——美国自己旗下的华为“小号”。这是华为的“死穴”吗?如果这也算是“死穴”的话,那么,美国除了这一“死穴”以外,还掌握有很多华为公司的“隐私”和“秘密”。
虽然很多国家的人都赞许华为的“民族性”,赞许华为是少有的“坚守本土”的跨国公司,赞许华为是世界工厂里的“少数派”。但是,华为公司作为世界500强中“唯一”没有上市的公司,它“奇特的”公司股权架构和“特殊的”高管持股制度,一直是它最大的“隐私”和“秘密”。由于没有“对赌协议”,华为人很难像“阿里系”、“腾讯系”那样,为自己的老板“拼命”打拼。由于华为没有“上市”,它的“价值”到底有多大,就连“投资人”们也很难说清楚。
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科技强国,在“情报情报”工作中自然是“遥遥领先”。它不但掌握了华为公司“所有的”秘密,而且还控制了华为公司的高层“话语权”。当华为高层在艰难时刻,甚至想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危机”时,却遭到了来自美国“强大”的资金“外力”的“强制拆散”。这种强行“核融合”的“外力”,自然会使这个“有血有肉”的华为公司“窒息而死”。
从表面上看,由华为“小伙伴”们组成的“统一战线”,是为“清除”华为这个“共同敌人”组成的不可能持续太久的前锋。“小伙伴”们被迫在美国“强人所难”下“嫁人”,这些“失婚者”一旦找到自己的“新主人”,它们之间那些“曾经共患难”的“感情”自然会淡薄下来。这些美国投资人“新亲”自然也不会对那些曾经“共享困难”的中国投资人“回报以温情”。
虽然从表面上看,美国对华为实施“制裁”并不出人意料。但实质上,它却是美国在与时俱进地“调整”、“修正”着自己的全球战略。作为世界各国“龙头老大”,美国始终保持着一种对全球事务的超然态势,它永远会站在制高点上,以自己的“规则”来决定全球事务的“游戏规则”。
作为推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华为自然会被美国视作为遏制其“王者地位”的“最大敌人”而被不断阻击。
作为美国“最强”的“对手”,华为公司不但不会结束自己的“非上市”和“非透明”状态,而且还会在美国的“打压”下,加速“改革”自己的“股权架构”,尽快使自己的“特殊体质”得到优化,使自己变得更加“有实力”、更加“强壮”。
而华为最了不起的领导任正非,自然会在这种“大战”中,磨砺自己,把自己修炼成为一个伟大的“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