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字是哪个生肖?
“腐”字的字形演变(文字加粗表示此字当前作为地支的姓名学释义) “腐”字在《康熙字典》中的页码 据《康熙字典》所载,我国古代对文字形体的分析有“六书”的说法,“腐”字的字形演变符合其中“象形”一书的描述。
从甲骨文看“腐”字像一个侧视的人头,可能象征一个人正侧着身子,脸上长出霉菌的样子;金文进一步将甲骨的线条化,同时“人”的形象更加明显;小篆的形体更接近现在的汉字;而楷体则是对小篆的一次简化处理。 “腐”字的字形演变与某些姓氏的字形演变十分相似,如“季”、“李”等,这些姓氏的字形演变往往能反映出古文字中的一种重要造字方法——“假借”。
所谓“假借”就是借用音同或音近的语言文字与另一方合用,即“借字义”和“借读音”。这种造字的方法在古代最为常见,现代也大量沿用。比如“丘”字本指“土堆”,但因为“丘”与“秋”皆发“qiu”音,现代许多词语如“春秋”、“丘壑”都借用了“丘”的字形。
同样,“鱼”和“余”皆发“yu”音,现在“有余”的“余”借用“鱼”的形状来表示。 “腐败”的“腐”字,古人可能借用了“腐”的读音,因为含有这个音节的汉字很多,所以无从考证到底借用了哪一方。但是这样造出来的字属于形声字,声旁(声母)为“甫”,表声部分别由“未”“木”“鱼”组成,这3个元素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的“腐”字。 “寅”字的含义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岁星纪年法”。这种方法以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为依据,把周天等分12段,每段对应一年的季节,称为“十二辰”。每年冬至时,北天极星出现在太阳升起的方向,这时斗柄的指针指向“子”位(现在为10时至16时),新的一年开始了。
以后每天斗柄的指向逐日移动,每隔30°为一等分,分别对应一年中的12个月。每年的春分秋分,斗柄指在卯位;夏至冬至,斗柄指向午位;立秋白露,斗柄指向酉位……如此循环往复。 由于地球公转的原因,每年冬至,岁星都在不同的地方。人们将一些恒星固定在不同的“十二月位”,作为划分“节气”的标志——立春,斗柄指向寅位;惊蛰,斗柄指向卯位;清明,斗柄指向辰位;谷雨,斗柄指向巳位……如此依次类推。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二十四节气才是“寅字族”的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