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之前是什么生肖?
牛! 《山海经·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沃之野,凤鸟之卵是食”,这个沃野之地就是西方的弱水地区,而凤鸟之卵是被作为食物吃的。凤鸟即凤皇,古人认为凤皇和麒麟一样都是神灵一样的存在。既然凤皇蛋都能吃(注1),那么证明凤皇和其他鸟类一样,也是胎生的动物。
接着来看牛,同样出自《山海经·海经·大荒东经》:“沃之野,凤皇卵,民食鸟卵是育子也。”“凤皇卵,民食凤凰卵,是故人治其鸡犬,使役之今祀仪。”这里直接说凤皇卵可以吃,并且还是民间祭祀时的重要供养品之一(参任继愈主编《中国宗教史》)。
另外在《淮南鸿烈·地形训》中也有类似记载:“羽虫三百六十,凤凰为之长。……卵生毛羽,能言能啸。”李约瑟在注释这段话时候引用了《史记·五帝本纪》中的记载来进一步说明问题:“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得姓者十四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高阳,故黄帝之胤,姓颛顼氏。”
这里提到的是上古姓氏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两个重要线索,其一是黄帝之子二十二人之多的姓氏,其二便是帝颛顼之名为高阳。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汉代司马迁所著《史记·五帝本纪》中有云:“黄帝二十五个儿子,得到姓的有十四人。”汉代学者张守节在注释这段文字的时候引用魏晋人王逸的话进行解释,王逸在注释《史记·五帝本纪》时候说过这样一段话: “黄帝二十五子,十二人以姓称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尧陶唐氏,舜有虞氏,禹夏后氏,契商氏,弃周秦氏。皆黄帝子孙也。”“黄帝之二十五子,得其姓十一。颛顼帝喾舜禹辈出矣。” (此处省略王逸解释大量姓氏内容)
通过上述两条材料可以总结出以下结果:黄帝之子姓名不可考的有十一人,得姓的十四人其中三人复姓;颛顼之父名字为高阳;颛顼一脉延续下来到了舜、大禹时期;契商氏属于黄帝后裔,商人后代以商为王姓。 再来分析第二个问题,帝颛顼之名称为高阳。我们先来看看帝颛顼的正名,《史记·五帝本记》:“颛顼,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姬姓也;颛顼高阳者,白帝之居也。”张守节在注释这段话时候引用过汉代学者应劭的话:“高阳,谓赤帝也。”
接下来再来看看帝颛顼别名之一的高辛,《史记集解》引晋灼语曰:“高辛,亦谓帝喾也。”“高辛,尧号也。或曰高辛,帝喾之称。”由上所述,我们得出两个结论:第一,帝颛顼又名高阳,此为黄帝次子昌意的封地;第二,帝颛顼又名高辛,此为黄帝之子尧的名字。
由于黄帝之子二十一人得姓,四人为复姓,所以帝颛顼高阳之世共有五十六个姓氏。这些姓氏之所以能统合在一起,是因为他们均为黄帝后人,继承了黄帝的宗庙。如此,我们再回到最初的问题,因为上古时代姓明确继承自母系,氏明确继承自父系,所以我们现在可以得出结论了:
黄帝为姓,源于女性,所有黄帝一脉相承者的姓氏都来源于母系;
颛顼为氏,源于父亲,所以颛顼一脉的姓氏来源父系。
正因为姓氏的起源不同,所以出现了同姓不同氏或者同氏不同姓的情况,这也是姓氏结合一起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