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理谁来管?

皇甫书豪皇甫书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也有问题要反映,我在亦庄。我们这有家叫中电兴发的公司,无中生有的搞个项目,招摇撞骗,欺骗政府。他们先成立一个科技公司,注册地址是某园区,然后在某个村租了几间房作为生产基地,又和某大学签订合作协议,以这个生产基地为基础成立了高科技公司(其实就是实验室)。然后向国家申报项目,获得国家资助后,开始进行所谓的研发工作---实际上就是几间平房里摆了几台仪器,几个博士、研究生在那里忙碌而已。

国家给了他们项目资金,他们还申请到了政府的租金补贴(他们把研究所的办公区当成厂房,申请到了厂房的租金补贴,真是无中生有啊!)。 他们获得了政府支持后,就开始招兵买马了。他们首先从某高校引进了几个博士,给他们很高的待遇,工资都是按年薪发的,上万元呢,还有各种各样的福利、补助。这些博士来了以后,一方面继续他们的研究,另一方面就四处联系,寻找可以合作的企业。我们的公司在亦庄也是小有名气,所以很快就有人上门拜访,谈合作。中电兴发的人看了我们公司的产品和专利后,觉得大有可为,就开始接触。通过交谈,中电兴发的人表示愿意投资我们,共同研发,做大规模。我们很兴奋,马上签订了协议。他们先期投入了数百万元,随后又陆续投入了近千万元。在他们投资的初期(也就是他们刚进来的时候)确实请了几个院士来调研过,的确也有好多专家上门和他们交流,但是他们所谓的研发工作根本没有开展多少。

我们按照协议,提供了场地,提供了技术,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中电兴发却以各种理由推脱,不让我们看他们的实验基地,更不让我们的技术人员进入指导。我们感到事情不对,就去调查,发现他们的研究院竟然连基本的科研设备都没有,更谈不上什么研究人员了。我们去找他们理论,他们却表示因为申请了专项,需要保密,所以不能告诉我们究竟在做什么,也不能允许我们去参观。我们再三要求下,他们终于同意去实地看看,结果那几间平房里的几台上着密码锁的箱子里满满都是资料----全是伪造的科研成果。为了进一步核实情况,我们派了个年轻人装作应聘的员工混进去采访,才知道这里根本没什么研究,就是个空壳公司,全是在弄虚作假。

我们终于发现了端倪,遂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经过初查,认为证据不足无法立案。但是我们坚持不懈,终于找到了他们造假的证据,送交了有关部门。现在,该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员已经被判处刑罚。

滑聪伶滑聪伶优质答主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北京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由2009年334.2万辆增长至2017年近600万辆。与此同时,洗车行业也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北京从事洗车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数量目前已超过1800户。

“洗车行业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一些违法行为产生的污染也不容忽视,如占用公共空间洗车、不使用循环用水、污水横流、随地排放等。”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北京曾对1800处非法洗车站点进行专项整治,可见占用道路等公共场所洗车行为相当严重。

谁来管?长期以来,北京在洗车站点管理上存在政出多门的问题。“洗车站点用水,涉及节水管理和供水管理,分公共供水和自备井供水两种情形;洗车过程中形成的污水排放,涉及排水管理和水污染治理;洗车站点的建设和运营,涉及工商管理和规划管理;占据公共场所洗车,涉及城市市容和道路管理……”这位负责人介绍,涉及洗车管理的规定散见于水污染防治法、城乡规划法、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北京市排水和再生水管理办法、北京市实施水污染防治法办法、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北京市节水条例、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北京市城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条例等多部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中,存在管理依据分散不一致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加强首都水环境治理,遏制洗车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切实解决执法依据分散不一致的问题,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在全市开展洗车行业专项整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于今年5月24日致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建议将开展洗车行业专项整治工作纳入2017年市城管委专项工作任务,依法加强相关管理,并适时研究制定相关政府规章。

“市人大常委会此次开展的专题监督,对于首都水环境的治理和提升首都环境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将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台账,加大督导考核力度,建立长效机制、标本兼治,以确保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