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城墙多少个门?
西安市有城门多少座?
明朝初年在明代的基础上,扩建了西安城墙,扩大了城域面积。并且改建原有城门,重新建造了城门,将原有城楼毁之于战火。
扩建后的西安城墙共有城门18座,墙身共开62孔.孔径大小不一,最大孔位设在正南的正门,称为“午门”,城楼高42米,宽32米,深24米。明代的城门共13座,除“午门”外,还有“东天门”、“西天门”、“朝阳门”、“清明门”、“安定门”、“吉祥门”、“宣武门”、“和平门”、“玄武门”、“光华门”、“和平门”和“长乐门”。清末又新增加了4孔,即“尚德门”、“广阳门”、“安定门”、“吉祥门”。这些名称和原明代存在过的城门名称都不同,是因为城墙扩建时原城门已不存在,而新起的4座城楼都有各自的功能而取的名。
西安市的城门
南门:西安最著名的城门,位于新城南部。明代原名“罗城西门”,因在“三辅”之故,也称“西城门”。清康熙八年(1669)改称“南之门”。唐代城墙南面开4个城门,东为春门,西为延平门,南为明德门,北为安上门。唐代城门多毁于战乱,宋代在唐城附近建了一座新城,在城南开4个城门,名称与唐不同时,因为是新的之城。明代扩建西安城,在唐代新城的基础上扩建,宋之门为南之门。1927年将唐末宋初建造的“迎春坊”迁于此处,坊内立有“唐春扫柳”青石碑。1956年又立“唐春门遗址”石碑。南门是古时皇家宫苑“苑”的正门。明代修建曲江亭子,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修慈恩寺,清末建“喜登科目”牌坊。在唐代,城南是皇亲和达官贵人的住地。
南3门:西安最古老的城门,1953年在南郊方家庄发现。门道为券洞式,门洞高2.2米,宽2.7米。门道内壁两侧各有碑刻一块,已模糊难辨。明代将南门3个门道封闭,改为水关。清代修三贤祠(即三舜祠),将南部城墙向外挪动,将3个门道复原。三门洞上方及两侧顶部原有装饰砖雕,1924年修环城车路时被毁。1927年在门前立“古南大门”石碑,1938年建“晋王城”(明赵阳桓皇城)塔,1958年又在门道内立“古南大门”石碑一座。三
南4门:明代初期建西安城时开此门,位于今新城城南门,1939年因修西安至临潼公路将门道拆除。
北2门:西安最古老的城门。明代改称“安定门”。清代末年,西安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当时的西安知府傅柏桐,为筹集款赈灾百姓,将安定门拆了卖石造。门道内原有石碑两通,一通记述了修筑西安城墙的始未,一通记载了明末西安城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摧毁的情况。北2门被拆后,仅存门丘。1985年在门丘上建“安定景行”碑廓,以纪念明西安巡抚傅柏桐,保存了西安城最早的历史记录。北1门位于今尚俭门内,仅容车马出入。1938年在门内建真觉大禅院。1956年建“北1门”石碑。
1956年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对西安城墙18座城门逐一进行了勘定,将南2门定名为“尚德门”;将南3门定名为“广阳门”;将北2门定名为“安定门”;将北1门定名为“吉祥门”。1985年12月城墙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在1956年原门址上重建了南城5门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