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风向有哪些?
常见的风向指标有16个,用汉语拼音表示就是: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西北冬、北西、西北西、北中、北夏、北春秋、北秋。 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这16个风向指标到底是怎么计算的吧! 以现在(2023年2月)为例,进入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页面,输入起点地址(以所在城市为起点,如不输入则默认位于首都北京的天气预报),选择时间,点击查询。 以北京时间为例,可以看到48小时内有降雨,同时还有16个风向指标,分别用括号内数值表示(如没有值则表示该节气不存在此风向)。其中就有我们关心的“东风”和“南风”。
接下来我们再用一个实际案例来讲解这16个风向指标在生活中的应用。 以深圳最近一周的天气为例,进入气候网站,选择时间范围,就可以看到未来7天的天气预告。 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再看看一周之后的天气如何。 从现在到下次降温之前,我们都需要穿短袖或者薄外套了嘛? 显然不是! 我们可以更详细地看看未来一周每天的具体气温数据,找到气温升高的转折点。 找到一天之后,我们再来看看这一天的风向如何。 这一天就是2月15日,温度上升到25℃,而风向是东风转东北风。
按照我们前面所讲的方法,可以知道这时开始,我们就已经要逐渐添加衣服了。因为气温的升高伴随着风向的变化,所以并不是单纯由气温一项指标来决定增添衣物多少的。 但是有些地区并不会出现像深圳这样先升温再降温的情况,而是直接大幅降温。对于这类情况我们就可以直接用风向指标中的“北风”“西北风”来添加衣服,不必等“东风”“南风”的出现。这是因为风向是指“某日(或某天前后)平均风来自哪个方向”的意思,往往指一天的平均值,所以出现极端状况时也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