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当期净利润怎么?

施国宇施国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首先,要区分“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的利润项(见下表) 利润表中的利润项目是会计在核算时通过借贷方向确定的,而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项目则是由财务部门根据账户的期初和期末余额计算确定的,二者在数学上其实是不存在对应关系的;但它们所反映的是同一个经济活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效益。所以,我们通常说某个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显示其“赚了多少钱”,其实指的是它的所有者权益增加了多少,而利润表显示了本期的经营成果,也就是所谓的“赚了多少钱”。

2、其次,要区分“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区别 “营业利润”是盈利指标中最重要的一个,它是指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的利润,用公式表示为: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所得税费用 从上面公式可以看出,如果企业没有缴纳所得税,那么利润总额就等于营业利润;缴纳了所得税后,利润总额就等于营业利润减去所得税后的差额。我们在分析盈利指标时,通常先说营业利润再谈利润总额最后谈净利润。

3、最后,要区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关系 一个企业产生了利润,已经属于很不错的业绩了,但如果这个利润是来源于“融资”活动的收益,那么这种赚钱的方式就值得商榷了。因为,从长远来看,如果一个企业依靠借贷来维持生计,那么它就不得不支付额外的利息,这些利息会从企业利润中扣除,最终导致这个企业“赚”的钱并不多。相反,如果一个企业的利润来自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0),且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远远超过了零,我们就说这个企业经营得比较好,因为它真正“赚”到了钱! 如果一个企业除了经营活动外,还进行了合理的投资,即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大于零,且投资活动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远大于它所消耗的经济资源,我们也说这个企业的经营比较有效率。

单妍诗单妍诗优质答主

净利润亦称税后利润或净收益,企业本期实现的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余额。净利润是计算应发股利等指标的依据。企业实现的净利润,首先应按国家规定,上交所得税,然后进行以下分配: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法定公益金;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结转未分配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应纳所得税额 (利润总额=营业收入-总成本费用-期间费用)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在财务会计报表上企业净利润必须按如下顺序分配:1、支付被没收的财物损失,支付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2、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3、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照净利润扣除前两项后的10%提取,盈余公积金已达注册资金的50%时可不再提取。 4、提取公益金。公益金的提取比例一般为5-10%.5、支付普通股股利、转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