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在五行中属什么?
这个问题,我十年前问过我的老师。 我是学中医的(其实现在也在从事中医相关的工作),学中医就难免涉及到五音和五脏的关系,比如《黄帝内经》里就有“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变,然后发于音声”,这里就提到了“风”、“寒”、“热”、“湿”、“燥”、“火”跟五音的关系,也就是今人常常提及的“五音疗疾”。 除了《内经》以外,古书《管子·内业》也有提到这个关系,其中写道: “凡音者,生人之初;而民之所治也。……其志肃,其声清;……是谓五音。” 这里的五音跟今天的五音有所不同,是宫、商、角、徵、羽五音,并且分别对应着今天的12356弦。 不过这种理论在现代医学看来完全是站不住脚的。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的话,声音完全是机械性的。也就没有所谓的“五行”或“五音”之分了。
但传统医学不是这样看的。在传统中医的理论体系中,人的声音不仅与外在的风寒暑湿燥火有关,而且与内在的阴阳气血津液息息相关。 比如《灵枢·脉度》中提到,“经脉者为阴阳之海,……浮气上行,为声音……”,又《灵枢·五阅五使》中说,“胃满则气盛,胃虚则气少,故其声多虚少实”,《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指出,“阳极虚,阴极实,阴虚而阳气无以辅之,故多怒而好讼……”“阳独盛,阴偏虚,阴气微有余而不足,故多悲呼而涕唾”。
总之,在传统中医看来,人的声音是高亢还是低沉、是激越还是舒缓、是清亮还是喑哑,是与内在的阴阳气血息息相关的。 所以说,要理解中医的“五音疗疾”,恐怕还得从中医的整体观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