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破产中国损失多少?
首先,雷曼兄弟破产对中国的影响实际上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雷曼是2008年金融危机中最大的破产机构之一,当时华尔街其他主要金融机构都在救市,唯独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引发全球市场大幅震荡,随后美国财政部介入并出资670亿美元购买了雷曼的金融资产的40%。
此次破产涉及金额高达6139亿元(折合约450亿美元),是当年世界第三大金融案,仅次于贝尔斯登和房利美。 但是,从本质上来讲,雷曼只是美国三大房贷巨头之一,主营业务就是发放房地产抵押贷款然后打包成债券出售给投资者。
在21世纪初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初,雷曼率先暴仓,此后虽然陆续卖出资产偿还了公司近半数的债务,但依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 而在中国,雷曼的主要业务除了购买并分销美国政府债券之外,主要就是从事美元/人民币的换汇业务以及少量的证券投资。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结售汇制度,个人和企业所持有的外币必须兑换成人民币才能使用,而雷曼就负责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买”和“卖”的机会;其次,还有极少数的外汇对冲交易,比如一些海外投资项目需要支付外汇时,由雷曼先行购汇支付然后再替客户进行外币的投资收益。
总之,雷曼兄弟的业务与中国普通民众的关系并不像花旗、高盛那样直接挂钩,所以这次破产对中国影响可以说很小,民众也并没有太在意。
雷曼在中国投资主要有5个渠道,一是直接参股金融机构,包括民生银行、上海华瑞银行。二是通过QFII投资于国内证券市场。三是通过RQFII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四是通过QDLP渠道投资于国内的私募股权基金。五是通过在自贸区新设子公司开展业务等。总的来看,雷曼在中国的资产规模不大,直接损失不大。
首先,雷曼在国内设有3家分支机构,其中2家从事的只是投资咨询等辅助活动,规模很小。主要从事人民币业务的雷曼兄弟(中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由中国民生控股、泛海建设等五家公司与雷曼兄弟投资有限公司于2007年6月在上海联合发起设立,注册资本1亿元,雷曼持股51%。受制于中国的外资金融机构业务管理规定,该证券公司只在核准的一、两个城市开展业务,从事证券承销、证券自营、证券经纪、投资咨询等,客户基本上都是机构客户,所以其管理资产规模比较小。雷曼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后,根据中国的法律规定,必须向中国保监会提供资产报告、破产申请等报告。然后根据中国的破产法以及司法协助规定,雷曼的中国分公司将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未清偿的债权将无法得到收回。
其次,雷曼在香港有11家分支机构。雷曼亚洲控股公司是雷曼在香港的控股公司,管理其在亚太地区的240个分支机构中的200家。雷曼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是雷曼在香港的子公司,是亚太地区主要交易和融资机构,其管理的客户资产1000亿美元,主要投资者包括主权财富基金、各国央行等。按照香港法律,分支机构在当地的资产将用于偿还当地的负债,目前香港证监会正就此事与美国监管部门商讨应对方案。
第三、雷曼对中国投资的主要渠道是参股中国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 从参股的中国金融机构来看,雷曼在中国投资参股的金融机构主要有5家,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既有银行业金融机构,也有保险、券商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从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来看,主要渠道是通过QFII和RQFII投资于中国的证券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从QFII产品来看,截至目前,共有26家QFII机构投资于中国的证券市场,110多只产品通过QDII进行投资,QFII机构累计汇入资金已经达到148.16亿美元。从RQFII产品来看,目前只有2只,汇入资金1538.1万元。总的来看,这些产品资产规模不大,直接影响不大。
从对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投资来看,产品主要有3类,一是通过QFII投资1000万美元到2000万美金,主要投资于国债,投资规模有限。二是通过RQFII投资于银行间债券市场,汇入资金1538.1万元,主要投资于中长期债券。三是通过中资机构代理投资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目前未查到雷曼通过此渠道投资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