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五行主要讲什么?
中医理论中,人的体质可以分为五类,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类型。现代研究证明,不同体质的人,其基因序列是有差异的(见科学杂志《遗传》2013年6月). 这种差异不仅取决于祖先的遗传,而且取决于后天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等。如南方人和北方人的身高就有明显差异,这除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之外,还受到后天的环境影响,因为北方人爱吃面食,而南方人更钟爱大米。同样,中医讲的“天人合一”“顺时养生”也是基于此,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就应该早睡晚起;立夏冬至小满大寒立春应该晚睡早起等等。
中医认为,人生天地之间,天在上为阳,地在下面为阴。我们人在中间,只有顺应阴阳变化,才能健康平安。 那怎么知道自己属于哪种体质呢?很简单,看看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就知道。喜欢吃辣的是属火的,喜欢甜食的是属土的,爱喝酒的是属水的,不爱吃荤的是属金的,爱吃蔬菜和水果的是属木的。如果一种食物你不爱吃,或者很少爱吃,就说明你身体的这个脏腑是不喜欢的,这就是你的体质特征。
以食断体,简单实用!
中医学将人体分为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等三类。五脏为心、肝、脾、肺、肾,六腑为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五脏是配合五行的,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脏与六腑是内外配合表里的,即心与小肠表里,心主营、小肠主血;肝与胆表里,肝藏血、胆蕴液;脾与胃表里,脾为胃行其津液;肺与大肠表里,肺气疏通大便以排出糟粕;肾与膀胱表里,肾气运化控制膀胱的排尿。三焦包括上焦、中焦、下焦。上焦包括心、肺,主气血循行上部;中焦包括脾胃,主饮食运化;下焦包括大、小肠和肾,主排泄糟粕和尿液。胆、肠、胃、膀胱都是空腔脏器,不藏五脏六腑之精气,所以称腑。以上脏器合称脏腑。
脏腑是中医内科学的中心内容,中医内科疾病是通过脏腑来分证命名的,如心悸、肝硬化、胃炎、肾炎等就是根据脏腑命名的许多疾病。脏腑辨证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五行的生理、病理规律阐释脏腑生理的,是把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组合起来概括论述的,不是单个脏腑生理功能的累加。人体脏腑之间是相互有机联系的,它们在生理相互协调、互相制约、互相资生;在病理上若任何一个脏腑发生病变,都相互影响而传变。如肾虚不仅可导致肾本身的病变,还可能因影响肝、脾、心、肺而造成其他脏腑的病变,这是由五行相生相克关系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