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里歆代表什么?
很高兴能够为你解答这个问题,首先呢,要弄清楚一个概念,就是所谓的“五行”到底是什么。 五行这个概念源自于《黄帝内经》,原话是这样的。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这里的五行实际上是指五种行为,而不是我们今天说的金木水火土五个元素。
再来看看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原文是如何论述五行的。 “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脾胃居中,阴气内伏,是阳盛阴微,人禀乾坤之气而生,此月肾气微,水克火,心气受制。” 这里将心、脾、胃的关系与夏至一阴生做了描述。 “八月之时,阳气渐收,阴气渐长。” 这里阐述了立秋后,阳气渐消,阴气渐盛的规律。 “十一月之时,阳气潜伏,阴气盛极。” 这里描述了冬至一阳生的道理。
所谓的五行实质上是按照农历月份把阳气上升、阴气下降的过程给抽象出来了的,用现代的话来说是“顺应天时”,也就是上面黄帝内经的那段话讲的“顺四时”“节阴阳”,而这里的五行实际上就是指“春夏秋冬,阴阳变化”。 而与五行对应的五脏实际上也是这个规律,春天升发,万物萌芽,故肝脏主疏泄而喜条达;夏天高温多雨,阳气旺盛,人心炎上,故心脏主血脉而喜热;秋天草木凋零,阳气渐弱,津液蒸腾而上,故脾脏主运化而喜燥;冬天江河冻结,阳气潜藏,精气凝聚,故肾脏主蓄水而喜寒。
当然,中医理论是整体观念的,五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所谓“五行相制”其实是指在生理情况下,各个脏腑之间相互制约,既不相悖而又平衡协调,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而在病理情况下,这种平衡被打破,就会产生病证。因此说,“五行”代表了时空,而“五脏”才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