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属于五行属什么?
在五行之中,中央为土,四方为木火金水,这样分布是因为古人观察太阳和月亮运行所得到的结论,具体可参考《礼记•月令》;而辰字,在五行的划分中处于东方,对应的是甲乙木,因此辰土也就是阳木之土。 那么“章”这个字呢?《说文解字》中有:“章,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凡章之属皆从章。”
也就是说,章的本义是乐曲完结为一章的意思。那既然有终结的意思,自然带有金的意思。然而这种解释却似乎不能让人满意。因为金所代表的性质在五行之中是最稳定的,不会出现这么明显的偏颇。
后来我在王力的《古汉语字典》中发现一段话: “章”字古文字形作“”、或“”。甲骨文中多作“”(J.1256),小篆则作“”(S389)。可见“章”的字形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上部是“音”,下部是“十”。《说文》所谓“从音从十”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音”字是什么呢?《说文》中有:“音,声也。”也就是说,音是声音的意思,与“声”字的含义相同。而在现代汉字中,“音”和“声”是不同的字。那么这两个字在古代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我在《尔雅》中找到一段注释: “音”字在汉代以前指的是宫商角徵羽五声中的某一声,或者是六律、五音中的某一个。《尔雅•释乐》:“五音谓之宫,角,徵,羽,变宫,变徽。”(注:这里的宫不是我们今天认为的宫,这里指的宫是指五声中一个声调)又:“四音谓之商,羽,角,徵。”(此处商指六律中的商)
“音”在古代是表示一定的声音的,而不仅仅是一般的声响。同时我们也可以得出“章”这一部分的含义——乐曲结束时的某个声音。那么下面我们来看看“十”是什么意思。
先看“什”: 《说文》:“什,十枚钱也。”“什”原指一串古代铜钱,每串十枚。后又引申为各种的数量单位,如:“一什半”指十个里面有一半。 再看“辛”: 《说文》:“辛,刑刀也。”原来“辛”字原本是个形容刀具形状的字。后来得到引申,成为了五种刑罚之一。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辛”的一个常见意义——“新”,即新鲜,现在也写作“辛”。
综合来看,我比较赞同“章”属金的观点,理由就是上文所说的“章”字中有“十”,而这个“十”代表的是金钱,而古时以金铸币,所以金钱也代指货币本身。而货币属金,由此推得“章”也有金属的特性。 顺便提一下,我的这个见解是在看了很多关于古文字的结构之后得出的。其实古文字是非常有意思的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找相关书籍看看。比如朱骏声写的《古代文字结构表》,就很适合初学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