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早谁投资开发的?
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也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从秦朝开始,上海就是江南州郡之一。唐朝开始设上海镇;宋朝开始设立上海县. 然而,上海最初只是长江口的一个小岛,周围都是沼泽。直到隋唐时期,才开始有较大进展。到元朝时,已发展成集镇了。
那么,问题来了,上海原始居民是谁呢?关于这个问题,史学界目前尚未达成共识,大致有三种观点:
1、上海原住民说(主要代表是复旦大学王启明的《上海人口史》) 王认为,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现今上海的西部就有原始定居点存在了。这些先民以捕鱼、种田为生,逐渐形成了后来的昆山、嘉定等县。
2、江南移民说(主要代表是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孙光圻的《上海城市发展史》) 孙认为,先秦时期的上海,除了周召伯庙一带可能有野人居住之外,其他地区基本属于荒芜状态。西汉张渤开凿吴淞江后,江东地区始有耕作,渐成村落。东汉末年,松江一带已出现十余个集镇。唐宋以后,随着江南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上海地区的人口和城镇也逐渐增多。上海城市的起源应该追溯到唐宋之际。
3、越文化传人说(主要代表是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徐顺平、顾汉奎的《上海通史》) 此观点认为,夏商周时期,今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属于越人的活动区域。春秋末年,越国被楚国所灭,部分越人向南迁移,与吴人融合,慢慢形成了后来的吴越文化。吴越文化对上海的文化有很强的影响力。
以上三种说法都有其根据,我也比较赞同第三种说法。因为从考古证据来看,先秦时期的上海地区文化和良渚文明有很多联系,而良渚文明的主要文化特征正好与越文化一脉相承。所以,我说上海最早的土著居民是越人,应该是较为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