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五行属什么意思?
《三字经》中有这样一段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中隐含了一个道理——人的天性都是善良的,但因为后天的环境不同而有了差别。这个环境不仅包括先天家庭的影响,还包括后天的教育以及周围的人、事、物的塑造。 在古代社会,人们普遍认为万事万物皆有其形、有其声,且具有各自的属性。所以古人常将各种事物比作人体器官(如耳、目等)和自然现象(如风、雨等)来阐释道理,用这样的方法来达到通俗易懂的效果。 五行就是取象于五行的五种特性与五方、五味之间的关系来解释世界万物的运行规律。 木的特性是生发的特性,具有生长、升发的特点。在东方、春季,味道为酸。
火的特点就是向上发展,具有光明的性质。方位在南方夏季,味道为苦;
金的特点就是肃杀收敛,具有清肃、收降的性质。方位在西方秋季,味道为辛甘;
水的特点是往下渗透的特质,具有润下的性质。方位在北方冬季,味咸。
土的特性是有生化万物的功能,具有长养万物的作用。位置中间四季,味道为甘。 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简单理解为木生火,火生土等等,但是也有相克的道理在内,比如,木克土是因为木能破土而出,土克水也是因为土能蓄水,但水过盛的时候也能淹土,这就是相克的关系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