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五行属金的?

濮阳德泽濮阳德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古人从生活实践中提出并逐步论证了这一理论体系,它不仅被广为流传,还被运用到中医、针灸、算命、相术、占卜等各个方面,对古代中国人影响极大。 虽然现代科学证明了世界上的元素远不止这五种,但是“五行”说却对人类文明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 “五行者,乃天地自然之规律也。”《五经要义》如是说。

那么,什么是“天”?什么是“地”?这里的天地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地球、宇宙似乎没有直接的联系。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与“地”指代的并非自然界的天地,而是指人类社会的政治制度:天子所居之处为“天”;天子所统治的国土,叫做“地”。“行”者,道路也。“五行”实际是指“五行之路”,也就是“五伦之道”。

在孔子和《尚书·洪范》中,五行分别对应着君臣(政权)、父子(家族伦理)、夫妇(性别角色)、主仆(社会阶层)以及左右(日常礼仪)。 到了战国中期,儒家大师荀子进一步将五行扩大到道德范畴,提出“礼义”为纲、仁智信为目,将五行与人的德行联系起来。而西汉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董仲舒则进一步把五行运用到社会生活上,认为各种社会现象都可以用五行来解释。

董仲舒还提出了“生人之道”的概念,强调“五行相生的顺序不能改变”,否则就会“祸患无穷”。他还把这种相生观念用于解释帝王统治的合法性,认为只有“德合五行”才能成为天下之王。 这种相生的顺序便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在汉代及其以后的中医理论中,五行被用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药物功效。比如,中医理论中“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中医理论中常用的“火生土,土生金”等等,都来源于此。

巴炜枫巴炜枫优质答主

在五行中,白色以及一切和西方相配的事物都属于金。白为秋色,金色也即白色,而非黄色。五行之金,非金属之金(即自然界的矿物非金属金)。《淮南子》、《礼记》、《说文》、《白虎通》、《尚书纬》、《吕氏春秋》中所指之金非金属也。“五行之金本为庚辛”(章太炎先生语)。

中国自周代起,五行说就得到普遍发展。从秦汉起,五行说成为古代宇宙构成论中一种有较大影响的学说。它对古代天文学、气象学、化学和医学的发展,曾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对于中国古代机械唯物论的发展,则起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古代五行说包含有朴素的唯物论思想。它肯定了世界的本原是木、火、土、金、水等构成世界万物的五种物质因素,肯定了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汉代的哲学家董仲舒认为五行是构成宇宙万物五种基本元素,但它们本身又都是由更精细的基本元素“元气”构成的。五行本身之间存在着"所胜”和“所不胜”的矛盾对立和相互制约关系。如“木胜土,土胜水……”(《春秋繁露·五行相胜》)。五行的这种相胜相克,还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可能性,如木虽克土,但如果土气过盛,木就会反受其害。这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对西周以来五行相生相克思想的发展。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条件下,五行说是关于宇宙和人伦秩序的一种较好的说明。

古代五行说有较大的局限性。它不了解世界万物的根本规律和内部矛盾,在解释各种现象时,容易给人牵强附会、虚妄不实之感,从而为迷信思想乘虚而入创造了缝隙,如将五行学说引入脏象学说,牵涉到脏腑的生理病理时,就会引起一些错误的认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