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字栉成语?
栉风沐雨、栉沐、栉比、栉沐风雨、栉水梳风、栉乱、栉垢爬梳、枕风栉雨、齿如瓠犀、栉比鳞次、栉水梳风、栉比鳞差、冠栉、栉比鳞集、栉发
栉风沐雨[zhì fēng mù yǔ]
详细释义
风梳发,雨洗头。形容长途跋涉的艰辛,或野外工作风餐露宿的辛劳。
《庄子·天下》:“沐甚雨,栉疾风。” 唐 冯集所《题授溪僧院》诗:“山只啸聚荒禅客,涧鼠争来踏藓纹,云暗不知雷破柱,雨余时有电穿云。夜阑我亦闲来此,栉雨梳风竟几春。” 沙汀《困兽记》十七:“ 高觉民 接不上口,只得苦笑一下,说道:‘你真够辛苦了,栉风沐雨。’” 柯岩《奇异的书简·船长的心灵独白》:“多少年了,在波涛恶浪的威胁下,栉风沐雨,早把我变成一个老头了。”
引证解释
《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臣荷任既重,忧责交深,栉风沐雨,寒暑难觉。” 朱自清《中国歌谣·导言(中)》:“我们的老祖父老祖母所唱所听的《弹歌》,是他们农事歌唱的遗响。他们在原始的农业社会里,披星带月,栉风沐雨,辛苦力作,以求衣食之足……歌谣就在这时候发生了。”
成语典故
出处
《庄子·天下》:“沐甚雨,栉疾风。”
故事
战国时邹衍研究阴阳五行学说很有名气,齐国稷下学宫的学者们都把他看作老师,对他都很尊敬。
有一次,邹衍出远门,遇到天天下大雨。大雨像水盆泼下来一样,衣服、被子、书箱全被淋湿了。邹衍没法,只好慢慢地向前走。走了三天,才勉强赶到一座小山。他想在小山后面避避风雨再向前赶路。谁想刚一到达山下,风雨越来越大,大雨淋得更厉害。大雨连着下了十来天,一点停下来的意思都没有。
邹衍没法前进,只好躺在树下睡一会,坐起来喘会气。又冷又饿真难受。可是看这天气一点不饶人,他既不能前进,也不能休息。一直这样又走了二十多天,还是大雨不停。邹衍身上没衣穿,饿了没东西吃,头发全淋湿了像一堆乱草,满身脏乎乎的老也洗不了,他活像一个要饭花子。他心想,天雨成这个样,别处一定发大水了,庄稼一定被淹了,老百姓一定受苦了。越想心里越着急。
一天,天慢慢转晴了。雨也小了一点,这时他才稍微轻松一点。他坐在一块石头上想休息一会儿,不料刚一坐下去,一个东西从石头上滚了下来,邹衍赶紧把它捡起来,竟是一件光亮光亮的东西。他高兴得急忙把它抱在怀里。仔细一瞧是个匣子。他急忙打开匣子一看,有四件东西用红绸包着。他打开一看,一件是一件皮大衣,一件是一个肉食品,一件是一本破书,一件是一套换的衣服。
邹衍觉得这是老天爷特意为我送饭、给衣服。这时他再也忍不住了,赶紧坐在那里,咬肉吃。吃完了肉,喝完了水,穿上了衣服,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梦中有人对他说:“你是一个热心为民的人,我特意送东西给你。你走了很长时间了,回家去吧,别再走了。”等到天亮醒来,他越想越高兴,急忙收拾东西。走到大路上,看看天已经快干了。
邹衍终于回到了鲁国。邹衍回到鲁国之后,他想我不能白享受这顿饭,白穿这身衣服,一定要查出是谁送的。于是他就天天在街上跑,后来遇到一个人,看到他头发很乱很脏,衣服很破烂,他越看越像一个人,于是偷偷地跟在后面。他跑到一座大山脚下,进了山洞。邹衍跟着进了洞,见有妇人出来,他自称是天女。邹衍一听,知道眼前的事情太离奇了,便不再讲话,慢慢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