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金融行业风控?
互联网金融风控在近年来的发展势头异常猛烈,而反观其事故也是接连不断,所以如何降低互联网金融风控成了大家需要关注和解决的最为重要的一个焦点问题。而在此问题上,小编特地的收集了一些相关的意见和信息并加以整合而得出以下的几点建议。
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网络借贷以其快捷简便且无须抵押担保的融资形式,成为该模式下最为活跃且体量不断扩大的领域。然而由于行业“野蛮式成长”,网络借贷平台的风控措施相对缺乏,加之出借人风险识别能力不强,造成恶意逃废债、卷款跑路等现象时有发生,侵害了出借人的利益甚至扰乱金融秩序,影响了行业的长远稳健发展。为了促进行业回归普惠金融本质,银监会近期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加强对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督和管理,引导平台加强风险控制,维护经济金融秩序稳定。
一、加强制度和文化建设,为风险控制提供良好基础
《办法》要求网络借贷平台应当“依法建立相关行为记录、保存制度,”“记录并如实保存、报告入平台机构和出借人、借款人的相关信息。”这实际上是要求网络借贷平台应当建立完善制度体系,加强制度执行和落地,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控能力。
同时,网络借贷平台还应当加强文化建设,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要求员工在工作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提升合规意识和风险意识。此外,网络借贷平台应当加强信息披露,建立良好的社会文化,在信息披露中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诚信度,让出借人更加透明的了解企业。
二、规范平台业务范围,防范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办法》界定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是经营主业,不得在出借人之间或者出借人与借款人之间提供担保或者承诺承担风险责任、不得从事资金池业务。这一方面是为了保持网络借贷信息中介的行业本质,防止风险混业带来的交叉感染;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升该类企业风险控制能力,防止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发生。
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历来是金融领域的高发风险。一些网络借贷平台以金融中介的名分却行存贷款机构之实,造成业务范围过宽,无法对每一项业务都配备专业人员进行专业把控,埋下风险隐患。此外,以存贷款机构的运营模式,必然会影响行业本身的普惠属性,将网络借贷异化为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从而造成金融风险,给企业留下风险漏洞。
三、多措并举,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办法》对借款人借款的金额以及借款人的信息报送提出明确要求,这有助于网络借贷平台从企业外部进行风险控制。但是,加强企业内部风控水平更加值得网络借贷平台重视。
在当前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环境下,网络借贷平台应借鉴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风控经验,建立全面科学的客户风险评估系统,加强对借款人信用的量化管理,从企业内部挖掘和利用借款人信息,在法律允许且借款人授权的条件下,通过与互联网信息企业合作,收集和分析网络信息,建立完善企业风险测评模型,提升风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