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几个玲玲?
根据《2016年人口普查数据》,全港共有541.87万人,而姓"张"的就有339.88万人,约六成人口姓张。 全港大概有二十七个“Xiong玲”、“Huang玲”和“Ling玲”。 由于资料限制,我们无法得知每个名字的姓氏和性别比例以及年龄架构(比如我十分感兴趣的“黄阿娇”们的详细情况)。但我们至少可以知道,“洪玲”和“钟玲”是最受欢迎的女子名。而“张发”是香港最常用的男子名。 “王华”这个大众化的名字已经渐渐被淘汰了——这个名字在1980年代还非常流行,但到了21世纪,它的频率已经下降至个位数。
从种族上划分,“Xiong玲”主要使用于汉族人群中;而“Huang玲”与“Ling玲”则多用于少数民族群体中。其中“Huang玲”的使用率最高,在全港十个最常见女子名的榜单里占两席。而在“Ling玲”中,有四个名字是来自少数民族语言。 在姓氏结构上,“Xiong玲”及“Huang玲”的冠夫姓形式最为常见;而对于“Ling玲”来说,大部分是无可追溯源的原始姓氏。因此我们可以认为,“Xiong玲”及“Huan玲”是从内地的本土文化移植过来的,“Ling玲”则是来自海外华人社区的文化产物。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提到的“姓”均指“姓氏”而非“姓名”。)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张”“李”“王”等姓氏的内地版本在人群中相当普遍,然而他们在香港却已属于小众姓氏,前五强中仅“李”姓一个入列。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香港居民出生率高,姓氏传承方面出现断层现象。 而像“洪”“黄”“钟”等姓,他们不仅出现在前列,其内部性别比例也接近一比一。这就说明这些姓的起源大多与本土文化结合紧密,受外来文化的冲击较小。而“张”“李”“王”等姓,则较多地保留了古代中国姓氏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