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名五行按字意还是笔划?
姓名学是历史悠久的学问,在民国时期开始兴盛起来,至今仍深受人们重视。但如今市面上流传的姓名学书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有很多书错误百出,比如把繁体字写成简体字,把姓氏笔画数写在名字笔画数上面等等低水平错误。很多人学了错误的姓名学常识而不知。
为了帮助大家正确学习姓名学,我在这里分享一下有关姓名的知识! 首先来认识一下中国的汉字,中国汉字是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有偏旁部首和繁体字以及简体字之分。其中偏旁部首是指字的结构中相对固定的成分,叫做“偏旁”。每个偏旁都有固定的笔画数。如“广”字(见图1),共有7画;“王”字,8画等。
而繁体字和简体字则是为了统一规范文字而进行的字体改革。目前我们使用的简化字,大部分是繁体字的偏旁部首。通过查看繁体字便可知道偏旁部首的字义。
如何查看繁体字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输入法自带的功能——QQ拼音输入法,只要按住键盘上“Ctrl+Shift+Z”组合键即可切换到繁体字模式,如图2所示,在此模式下输入文字,便可自动转换成繁体字。另外,搜狗输入法也具有类似的繁体字转换功能,具体方法是按住“Ctrl+shift+U”,同样可切换到繁体字模式。
还有很多网站都可查看繁体字,比如百度搜索“繁体字在线转换器”(见图3),进入页面后,输入想要查看的简体字,就能立即得到对应的繁体字。 掌握了以上技巧,你就可以自行检查名字中的错别字了!比如一个朋友的名字叫“张超”,笔画数为11+12=23,如果查到“张”的笔画数为7,“超”的笔画数为12,那么这个名字的正确书写形式就应该是“张文超”。
如果姓与名中有一个笔画错了,该怎么改正呢?一般原则是:繁简相同的姓氏和名字,按照繁简相同的笔画数;繁简不同的姓氏和名字,则使用简体的字或者笔画数。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历史原因,有些姓氏或名字的首字是繁体字,而剩下的字是简体字,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呢?我们以民国皇帝溥仪的名字为例探讨这个问题。他的祖上是爱新觉罗氏,而姓的第一个字是“爱”的繁体“爰”。
根据上述原则,“爱新觉罗·溥仪”应改为“爱新觉罗·胤禛”。但是这样改是不是完全妥当呢?我们再深入分析一下他的名字的意思,就会发现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希望他能够继承皇位,所以他的名字应该取意为“新的爱(君),喜欢(君)”,而不是“旧的喜欢(君)”,因此正确的写法应为“爱新觉罗·毓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