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为什么那企业投资?
首先,从地理条件来说,贵州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单元;其次,从资源条件来看,贵州是全国唯一缺少稀土和磷矿的省份(当然,这些资源的贫瘠不是以单位面积来计算,因为贵州本身面积就小)。最后,从政策条件来讲,早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国家就明确支持贵州打造成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建立一批特色食品加工园区和现代中药生产基地。2015年4月,国家发改委印发《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要把贵州省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基于上述原因,近几年全国各地都有大量企业到贵州落户发展,比如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央企,还有福耀玻璃集团、吉利控股集团等民企,都在贵州投资设厂。 具体到化工行业,据我了解目前落户贵阳的小化工企业还是有一些的,主要涉及领域是磷化工(磷酸铁锂)及副产品(工业三磷酸、磷酸二氢铵、过磷酸钙等),另外还有一些有机化工(丙烯腈、MMA、PMMA)项目。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在建的中国天辰公司1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和山西建龙钢铁有限公司300万吨焦化及焦炉煤气制甲醇项目,这两个项目如果建成投产后,对当地GDP增长将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
市场潜力巨大。贵州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加速期,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旺盛、潜力巨大、空间广阔。以目前贵州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38.96%测算,仅贵州本地每年就有50余万人要进入城镇,城镇化带来的刚性消费需求将会有力拉动经济增长,释放巨大市场空间。
资源相对富集。贵州水能、煤炭、磷和铝土矿等能源、原材料矿产资源储量和品位较高,开发潜力大,为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提供了有力的资源支撑。
能源优势十分突出。煤炭远景储量5550亿吨,探明储量185.94亿吨,主要为低磷、低硫、低灰“三低”优质煤;水能理论蕴藏量1874万千瓦,可开发量1640万千瓦。贵州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能源优势,特别是全国重要的“西电东送”基地,有承接高载能产业承接的条件。
开发成本比较低。贵州具有综合开发成本的优势,平均土地价格3-5万元/亩;平均人工成本2500-3000元/月,工业电价每度0.4-0.5元;综合物流成本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5%,比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分别低32%、42%;工业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置费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特别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国家对贵州的电价政策给予大力支持,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政策叠加机遇叠加。贵州是中国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武陵山区域扶贫攻坚三大国家级发展战略的交汇叠加区;也是珠江—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泛珠三角区域、中原经济区等区域合作的紧密协作区,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民族地区及革命老区等“三叠加”优惠政策,并享有建设长江经济带,武陵山区域扶贫攻坚示范区和国家扶贫开发试验区等一系列政策叠加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