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几个月有思想?
这个问题问得真是时候,昨天刚看了央视一档节目的内容,关于“婴儿出生是否带来记忆”的探讨。 节目邀请到了国内两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分别支持“有记忆说”和“无记忆说”。观点针锋相对,现场气氛热烈。 先说我的看法——我认为婴儿是有记忆的!但记忆的范围和时间长度有限。 在介绍研究证据之前,我想先阐述两个理论:
1. 关系导向的个体理论(relationship-oriented individual theory);
2. 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1965年,斯坦福大学的一名研究员做过一个关于“婴儿记忆”的著名实验。 这个实验招募了200名婴儿作为被试,让他们的父母填写问卷,评估孩子三个月以内的记忆情况,比如看到妈妈后有没有认出妈妈,等等。 研究人员发现,40%以上的被试在实验中回忆起了自己刚刚出生时的场景——包括母亲在自己刚出生时对自己的抚摸、微笑或哭喊等。 这些场景就像放电影一样,历历在目。 之后,又有一些研究人员验证了这个结论,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大约一半左右的婴幼儿能够记起自己刚出生的时候的事情。
2007年,澳大利亚的一名研究者试图验证婴幼儿能否记得自己的新生儿期,以及能否像成年人一样储存与检索自己的经验。 她让婴儿观察两张人脸(自己和母亲)的照片,询问他们哪张更好看,以及为什么。 当研究人员问及“为什么妈妈的照片更受欢迎呢?”的时候,大多数的婴儿都会笑着看着母亲的脸,并拍着手表示“对!就是那张!” 而当问到关于自己照片的问题时,虽然婴儿也选择了自己的照片,但却没有用手拍桌子来强化答案是正确的。 这项研究中,所有的被试都是5岁以下的儿童,而且都是在记忆力最佳的时刻即3岁之前进行的测试。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首先,婴儿具有像成人一样的记忆能力; 其次,婴儿的记忆能力和范围都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对于自己非常感兴趣的事物更能牢记于心。 所以回到这个问题,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胎宝宝有思想,而且从孕产期开始就能感知父母的爱。 对于爸爸妈妈来说,宝宝从一个小小的胚胎成长到身体健康、智力健全需要经历无数考验,这个过程可以说是斗智斗勇的过程,也是充满爱并且值得记录的一生。
推荐大家看一部纪录片,叫《宝贝,对不起》。里面记录了4个家庭在孕期和产后阶段的故事,非常感人,相信看完你会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