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应对中等收入陷阱?
最近看了很多关于中产阶级 或者中产阶层的讨论,我觉得我们国家的很多现状其实和“中等收入”这个概念有关系。 在解释什么是中等收入问题之前 我们先来看看世界银行的定义: 一个地区(国家)的人均GDP如果达到全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并且这个水平保持在该地区的2%以上,那么就认为该地区进入了中等收入阶段。
举个栗子,比如2014年,中国大陆人均GDP是9668美元。而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世界上只有不到30个国家的平均水平比我们高,比我们从低的国家则是遍布全球。其中就有我们很熟悉的越南、柬埔寨以及老挝等“东南亚民主化”后经济腾飞的国家,也有索马里、利比亚这样的战乱之地。 但如果你只看亚洲,那么我们的收入水平已经比绝大多数邻国高了。毕竟日本是发达经济体,韩国和台湾地区的人均GDP都是我们的好几倍了。
所以从这个数据来看,我们确实已经达到或者接近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了。当然,这是人均GDP的数值,不是真实收入水平。因为人均GDP数据是一国所有居民每年创造的财富总和除以人口数量得到的,但一个国家的富人和穷人的贫富差距远比其他发展中国家要大。 所以我们虽然达到了中等收入阶段,但仍然还是有很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2015年,我们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367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2363元。这意味着哪怕是在21世纪,我国有很多家庭的真实收入水平可能还停留在十几年前。
既然我们已经接近中等收入陷阱,为什么不采取一些行动来避免落入这个陷阱呢? 根据世界的经验,掉入这个陷阱之后,再想出来是很困难的,需要相当大的努力和勇气。为什么? 因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意味着你的经济发展主要靠低端产业和低端人口就业,这两个因素导致了一个恶果——经济增长速度缓慢,社会改革和进步无力进行,民众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甚至倒退,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要摆脱这种困境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我们要改变目前这种“增长乏力,分配失衡”的状态,需要从两方面着手解决:
第一,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强公共服务的供给,促进公平。
第二,要学会放弃GDP增长的虚荣,正视GDP与收入差距、生态恶化等问题之间的矛盾,学会在可持续的基础上发展GDP。否则,我们很可能像拉美国家一样,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失去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却只拥有了短暂的经济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