誉字五行有水吗?
“誉”的繁体字为“譽”,拼音为yù。 《說文》:“譽,稱譽。從言、與聲。”“與”即“餘”也。意為稱頌贊美之辭。 从字形上看,“譽”字上部“言”旁有“余”義;下部“與”作声符兼表意,表示赞美的意思。 “与”的本义是给予,在这里表示意動,意思是“把赞美給……”(人)。 所以“譽”的本義就是讚美。引申一下,“譽”就是指好的口碑,名声等。
由此可知,“誉”字五行属于木。 因为“言”部首五行属木,“与”字中间“土”,但是“与”字最后“匕”折归末笔,所以“与”字的五行应该算木,而不是土。而“语”字虽然跟“与”同音且字形相近,但“语”字右边的“口”代表言说,而且“语”字的五行历来都被认定为木。 所以上面提到的一切名字用字五行归类都不考虑“语”这个字。
誉在古代汉语词语当中有两个意思:1、称赞;名声。2、通"豫"喜悦。其繁体字为誉,“言”字为偏旁;所以誉字为表示发音部首的字,字典上没有誉字为会意字的解释。所以誉字没有五行属水之言。誉字在康熙字典为从言誉声,从言本声。古文字解形:誉上为敬,敬者肃,肃为有金者也,从鹿,从虍(虎),从虫,下为从言。从鹿者取其聚伴多亲,从虎者取其威猛可服四野,从虫者取其多动,有金者以聚伴多亲,威猛可服四,多动者,宜立于言(口)。誉者,用口者也。用口者宜有金者之聚伴多亲,威猛可服四野,多动也。就是说誉字五行其实为木火金土四形所聚。古代五行为:东方曰“木”,南方曰“火”,中央曰“土”,西方曰“金”,北方曰“水”。
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誉,矜也。从虍,与声。与“誉”字完全不符,而且说文中的“誉”字不是指“名誉”,“荣誉”的意思,而是通假字。通“豫”,就是“犹豫”和“安逸”“欢愉”的意思,而在古代,“与”又通“汝”,从字形上看,“虍”是一只老虎站在你的身边,让你害怕的犹豫和安逸。
当然,也有誉,本字为“馀”,是“余”的异体字,有“所余下来”的意思,而“誉”则是“馀”的声符假借字。
现代汉语当中,“誉”在字典上的解释,音“ yü 第三声”,“称誉”和“名誉”意思,和其繁体字有“讠”字旁,有相符合的地方,现代汉语的字典上是这样解释的:“誉,称赞,名声。如誉满天下”,从这个解释来看,“誉”的“讠”字旁也很好理解,其繁体字“誉”,在偏旁字典上面,“讠”字旁的字,大都有“语言”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