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狗五行属什么?
1、五行,金木水火土,在12地支中有明确的代表——子(水)、寅(木)、巳(火)、申(金)、丑未辰戌(土)、卯(木)、午(火)、酉(金)、亥(水); 2、年份与天干相克。比如子年(鼠),遇到天干戊己土,即为“伤官”,遇到天干丙丁火,即为“劫财”......以此类推共有七种情况。
3、年份与地支相刑。与子(水)相合的有辰土(龙)和申(猴);与寅(木)相合的有甲木(鼠)和亥水(猪);与巳(火)相合的有丙丁火(马)和壬癸水(兔)......以此类推共八种情况。其中又分为“无恩之刑”“坐刃之刑”“穿堂之刑”“隔角之刑”四种形式。
4、年份与日支相生。子(鼠)水生辰戌丑未土,即生太岁。寅(虎)木生卯(兔)木,巳(蛇)火生午(马)火等.....
5、年份与日支相冲。子(鼠)水克午(马)火,寅(虎)木克辰(龙)土,丑(牛)土生未(羊)土....
6、年份与月支相生。子(鼠)月支子水克午(马)月建丁午;丑(牛)月支丑土生寅(虎)月建丙寅;卯(兔)月支卯木克辰(龙)月建乙辰;……
7、年份与月支相害。寅(虎)月建丙申冲卯兔月建;已(蛇)月建丁酉冲辰龙月建;……
8、年份与月柱天合之大运。如辛卯年生人遇到壬辰年和癸巳年,其大运为“伤官”和“比肩”。 除此之外还有“岁运并临” “天德贵人”“月德贵人”“文昌贵人”“桃花”等多种组合,这里就不多表述了。
二十四节气,是指干支历(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确定的,它是人们顺天应时进行农事活动的准则,如: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甚至到后来确定婚嫁、生育等大事,都是以此为据的。
二十四节气在传承过程中被加入了许多民俗活动等内容,如寒食节、冬至节、春龙节,以及改火、扫房、祭灶、踏青、祭扫、尝新、鞭春牛等习俗,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并且对我国其他文化如诗词、歌谣、谚语、历法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古人为了便于记忆二十四节气的先后次序,在长期的农事生产实践中总结提炼出顺口溜。其中流传最广的便是“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即把二十四节气的每个节气取第一个字,两字或四字一句,编排成四行。后来又在二十四节气中分别加上了十二消息卦和十二辟卦,形成二十四卦,并按照五行相生顺序(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把24卦分成五组。如下表:
立春 坎水 临 水生木雨水 乾金 泰 木生火惊蛰 兑金 蒙 火生土春分 离火 师 土生金清明 巽木 比 金生水谷雨 艮土 小畜 复生木立夏 坎水 大畜 木生火小满 乾金 小过 火生土芒种 兑金 观 土生金夏至 离火 噬嗑 金生水小暑 巽木 复 木生火大暑 艮土 无妄 火生土立秋 坎水 大有 土生金处暑 乾金 震 金生水白露 兑金 坤 木生火秋分 离火 蛊 火生土寒露 巽木 需 土生金霜降 艮土 小过 金生水立冬 坎水 未济 木生火小雪 乾金 大壮 火生土大雪 兑金 大有 土生金冬至 离火 归妹 金生水小寒 巽木 谦 木生火大寒 艮土 家人 火生土(注:坎、艮、震、巽、离、坤、兑、乾为八卦符号。)
从上面的表中我们可以看出:24个节气中每一个节气都有一个五行属“水”的卦象,根据“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生化原理,只要我们将24个节气划分为五组,然后确定了每一组的“水”是生“木”,还是生“火”、生“土”、生“金”,后面的事情便是瓜熟蒂落了。为此,我们把第一组卦象定为 “坎水临木”,第二组卦象定为 “乾金泰火”,第三组卦象定为 “兑金蒙火”,第四组卦象定为 “离火师金”,第五组卦象定为 “巽木比金”。这样以来,每组的“木”便能生“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金”又生“水”了。
24个节气被分为五组后,便产生了五个“水”字,这五个“水”实际上便是五湖,即: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巢湖。为了便于记忆起见,我们又把它编成“太湖水、巢湖金、洞庭木、洪泽火、鄱阳土”(即以五个湖的首字五行属性为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