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几大产业?
目前的中国经济,是以“三大内需”为拉动力的。所谓的“三大内需”就是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和投资。其中,居民消费又包括最终消费(亦称私人消费)和中间消费;政府消费主要是指公共消费;投资则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新项目支出。 中国政府的财政预算中,2014年财政收入约17.89万亿元,财政支出约18.68万亿元,财政赤字8935亿元,比2013年减少1.3%。 那么,这“三驾马车”各自拉动了中国GDP增长多少? 我们先看看最终消费。
2014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2万亿元。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95万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7万亿元。按此计算,城乡居民共花费了20.02万亿元购买产品和服务,这些消费支出直接或间接带动了GDP的增长。 接下来是中间消费。2014年全国税收总收入18.51万亿元。其中消费税和营业税分别为9.46万亿和6.72万亿元,这两条都是流转税,也就是以营业额为计税依据,在商品生产和流通的每个环节都要征税,最后这些税款都汇集到国家财政。不过,由于这部分税收最终是由企业承担的,所以属于隐形消费,没有直接的支出压力。 最后来看看投资和新建项目支出。2014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99万亿元,比上年下降18.5%,增幅较去年回落27个百分点。从构成上看,房地产投资7.35万亿元,同比下降3.9%;非房地产投资44.64亿元,下降19.2%。从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21.98亿元,下降14.1%;中部地区投资12.83亿元,下降22.8%;西部地区投资15.92亿元,下降21.5%。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大致的结论:2014年主要是依靠最终消费和投资拉动的GDP增长,中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度很低。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内需求不足,内需靠哪一头都难以顶起来,只有两者一起发力才能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物价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