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DP发生了什么?
从全球来看,2020年上半年各国经济的萎缩程度都是历史罕有或绝无仅有的,除了中国实现了正增长之外,其它国家基本都是负增长。
以美国为例,其二季度GDP环比暴跌32.9%,创下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衰退纪录;印度、日本和欧盟也都出现了历史罕见的负增长率——印度下降24%,日本下降7.8%,欧盟下降15%。 只有中国实现了2.5%的正增长,这是中国经济面对外部经济急剧下滑时,展现出强劲的韧性。
那么这多出来的760多个亿GDP都去哪了呢?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核算,2020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25019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318亿元,下降1.0%;第二产业增加值109072亿元,下降1.9%;第三产业增加值116707亿元,下降1.3%。 从环比看,第二季度GDP比第一季度增长了3.2%。
分产业看,第二产业的增长明显快于第三产业,这是因为上半年工业生产下降了1.3%,但第二季度同比增长了7.5%,尤其是制造业增速更快,二季度环比增长达11.7%。 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则较为迟缓,特别是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和旅游行业损失较大,第二季度仅恢复到上年同期的65%左右。 在消费、投资和进出口均出现下滑的情况下,GDP还能保持正增长,这其中最大的贡献就是“出口”,也就是对外贸易的增加。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19876亿美元,同比下降6.6%。其中,出口11234亿美元,下降6%;进口8642亿美元,下降6.5%。而外贸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达到75.3%,对GDP增长贡献了7%,是拉动GDP增长的主要力量。
税收政策的调整也是GDP增长的重要因素。受疫情影响,不少企业收入降低甚至破产,为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政府采取了减税降费措施。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数据,今年前两个月,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共计1579亿元。还有670亿元的退税钱直接到企业账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