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目寸光是么生肖?
鼠目寸光,比喻目光短浅、缺乏远见的人。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宋·杨万里《送钱载上下第还乡》诗中的“君似风前树,易动摇;我如壁上龟,少知难。鼠目何须大,针眼未为狭” 后来人们把其中“鼠目何须大”一句简化成“鼠目寸光”这句成语。
关于这句诗中“鼠目何须大”的“鼠目”,还有一个小故事。 杨万里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写诗十分讲究,往往语出惊人。他在《诚斋集》的自序中说自己的诗歌创作有四大原则——“字字求古,句句用典,首尾完缺,文采鲜明。”可见他是很看重每一句的诗句的。
有人评价他作诗像“做雕虫小技”,意思是说他的诗雕琢太过,就像虫子一样。面对这样的评论,杨万里并不反驳,而是自嘲地说:“雕虫小技亦奇绝。” 不过,据说有一次杨万里在写诗的时候因为用了一个字感觉不好,就把那个字圈出来,改成另一个字,但这样一改反而更不好了。他非常气恼,对旁边的人说:“吾老矣,非复少年状态!近见人作字,惟意所到,笔画疏懒,谓此为佳,真是贼也!”(《杨氏家藏本老子道德经》) 原来,杨万里年轻的时候写字是很讲究的,而且他认为写字就应该写得快,因为速度快了自然就会出现笔画参差不齐的情况,而这种不工整正是自然流畅的标志呢!所以啊,他年轻时的字其实是很好看。 但是到了晚年,杨万里的书法已经越来越精致了,而这也体现在了他作的诗句上——每一首诗都要斟酌每一个词句,甚至一个字要改来改去,直到觉得恰当好了才肯罢休。这样修改的结果自然是“首尾完缺,文采鲜明”,但是少了年轻时那种天然的美感。